懊恼曲(其三)

珠帘斜倚太虚盈,秋水梅花沁骨清。

欲识泥人魂断处,当场一曲似春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懊恼曲(其三)》由明代诗人袁中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中的情感波动。首句“珠帘斜倚太虚盈”,以珠帘斜挂、天空满盈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空灵的氛围。接着,“秋水梅花沁骨清”一句,将秋水与梅花并置,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高洁。

“欲识泥人魂断处,当场一曲似春莺”则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对某人的思念与情感的深切。这里的“泥人”并非实指,而是借喻,暗示思念的对象如同泥塑之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如同断线的风筝,难以自控。而“当场一曲似春莺”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思念者在某一刻情感爆发的情景,仿佛是春天里莺歌燕舞的欢快,却又带着一丝哀愁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与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无法触及之爱的哀叹,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07)

袁中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字:小修
  • 籍贯:明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70—1623

相关古诗词

懊恼曲(其四)

翩□体态似惊鸿,鹦鹉由来慧业同。

默默不言能解意,可怜心曲太玲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懊恼曲(其五)

醉馀花蕊压青鬟,饮兴风骚未易删。

犹记西园明月夜,满阶花影鹿胎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河水歌

河水清兮秋日寒,濑有霜兮洲有烟。

人喧兮岸,舟寂寂兮独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子夜歌

采莲西洲里,欢去不复顾。

只解惜莲华,不觉莲子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