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
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读退之李花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对生命和事业的一种感悟。
"近红暮看失燕支"一句,借晚霞映照下的空无燕巢,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怀念。此处“近”字用得妙,它既指时间上的临近,也暗示心情上的贴近。"远白宵明雪色奇"则描绘了一幅夜晚雪景,远方的雪色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洁白和异常,这里的"奇"不仅形容雪景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奇妙无穷的赞叹。
第三句"花不见桃惟见李",通过鲜明的对比,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情感。这里的“花”泛指春天万物盛开,而“桃”和“李”则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花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众多选择中专注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态度,可能是对个人志趣的坚持,也或许是在喻指诗人的文学取向。
最后一句"一生不晓退之诗"则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这里“退之”指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而“退之诗”则代表了一种高洁、清新的诗风。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对于李商隐那种超脱世俗纷扰、高洁独立的艺术追求,一直不曾有所了解或领悟,反映出诗人的自谦和对前贤的敬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眼见台城作劫灰,一声荷荷可怜哉。
梵王岂是无甘露,不为君王致蜜来。
拈著唐诗废晚餐,傍人笑我病诗癫。
世间尤物言西子,西子何曾直一钱。
松江县尹送图经,中有唐诗喜不胜。
看到灯青仍火冷,双眸如割脚如冰。
笠泽诗名千载香,一回一读断人肠。
晚唐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