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为金阙相,曾是玉皇师。
近即维垣拜,还从彭祖期。
传闻风景胜,多赋洞天诗。
肯示渔樵否,林间要勒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名为《寄呈史太师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敬仰之情的诗句。开篇“昔为金阙相,曾是玉皇师”,通过对古时神仙传说中的角色——金阙和玉皇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于史太师的崇高地位和道德修养的敬仰之情。紧接着,“近即维垣拜,还从彭祖期”则描绘出诗人亲自拜访史太师并期待得到指导的场景。
第三句“传闻风景胜,多赋洞天诗”,表明作者听说史太师居住之地风景优美,且常有洞天福地般的诗作流传。最后,“肯示渔樵否,林间要勒碑”则是诗人希望史太师能够指点迷津,并表示如果得到肯定,将在林间立碑以资纪念。
整首诗语言古朴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史太师的崇敬和向往。通过这短短几句,张镈不仅传达了自己对于高僧或仙境的向往,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力。
不详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身即林园不世功,喜惊今乃有人同。
规模内相雄文里,景物时贤杂咏中。
前辈风流何敢似,后来评论想能公。
谁曾寤寐声形隔,真乐从兹触处通。
藤杖徐穿竹径凉,地宽那更水云乡。
山明屋背髻鬟耸,蝉奏树头丝吹长。
蓑笠钓船家自有,轩裳朝路梦俱忘。
英雄本志今朝得,十亩香荷著醉狂。
二十年前事,浑如梦觉时。
漫行荒路径,难认旧亭基。
尚记因逃暑,曾来学赋诗。
如今无可好,植杖欲耘耔。
梦觉西窗晓,听风过曲廊。
好诗非易辨,閒坐尽无妨。
人静鸟乌喜,雨来花草香。
寸心经患难,况复近秋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