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其三)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

金勒骄风,欲过大堤去。

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

正凝伫。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

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

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翻译

落花堆积深厚,芳草幽暗,春天来到令人肝肠寸断的地方。
骑着镶金马鞍的骏马,想要疾驰过那大堤离去。
在绿色的楼阁边,她像往常约定,栏杆旁映照出一枝如玉的琼花。
我正专注地凝视,芬芳的思绪仿佛能胜过月光和春色,几乎想私自许诺给她。
有多少莺鸟的歌声,都不敢寄托我的忧愁。
昔日谢郎在西湖边的日子,如今他已离去,何时才能再见到她倚着窗帘,吹着柳絮的情景?

注释

落花:凋零的花朵。
深:堆积深厚。
芳草:青草。
暗:幽暗。
断肠处:令人伤心的地方。
金勒:镶金马鞍。
大堤:河堤。
翠楼:绿色的楼阁。
葛领:绿色衣领。
曾约:过去的约定。
琼树:如玉的琼花。
凝伫:专注凝视。
矜春:胜过春色。
偷许:私自许诺。
莺声:莺鸟的歌声。
愁:忧愁。
谢郎:古代对男子的称呼。
西湖:杭州西湖。
归后:离去之后。
倚帘吹絮:倚着窗帘吹柳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西湖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几句,通过深厚的落花与隐约的芳草,表达了春天已经来临,但却带给人的不是欢愉,而是心中的割裂和哀伤。

“金勒骄风,欲过大堤去”则描绘了一幅豪放的画面,马儿戴着金质的勒子,在春风中昂首前行,似乎要越过那高大的堤岸,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中的“翠楼”可能指的是西湖边的某座楼阁,而“葛领西边”则是说那楼阁被常春藤蔓所缠绕,恰好如同曾经的约定,给人以深情厚谊之感。

“画阑映、一枝琼树”描写的是楼阁中的栏杆后,一枝花开得像美玉一样纯净和珍贵,这里可能隐含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赞赏。

“正凝伫”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景致面前,心中充满了沉思与停驻之情。

接下来的“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则是说春天的美好似乎欺骗了明月,而春光又似要匆忙掩盖起来,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春天易逝的无奈与珍惜。

“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中,“莺声”指的是燕子的鸣叫,诗人听到了许多这样的声音,但却不敢将自己的忧愁寄托于这些自然之音。

最后,“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则是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表达了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与朋友一同漫步西湖,倚靠窗棂,感受那细微的春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14)

史达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163~1220?年。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字:邦卿
  • 号:梅溪
  • 籍贯:汴(河南开封)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其二)蔷薇

绾流苏,垂锦绶。烟外红尘逗。

莫倚莓墙,花气酽如酒。

便愁醺醉青虬,蜿蜿无力,戏穿碎、一屏新绣。

谩怀旧。如今姚魏俱无,风标较消瘦。

露点摇香,前度剪花手。

见郎和笑拖裙,匆匆欲去,蓦忽地、罥留芳袖。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秋霁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国,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

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动岑寂。露蛩悲,青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采香南浦,剪梅烟驿。

形式: 词牌: 秋霁

贺新郎(其五)湖上高宾王、赵子野同赋

西子相思切。委萧萧、风裳水佩,照人清越。

山染蛾眉波曼睩,聊可与之娱悦。

便莫赋、湘妃罗袜。

怕见绿荷相倚恨,恨白鸥、占了凉波阔。

拣凉处,放船歇。道人不是尘埃物。

纵狂吟魂魄,吹乱一巾凉发。

不觉引杯浇肺渴,正要清歌骇发。

更坐上、其人冰雪。

截取断虹堪作钓,待玉奁、今夜来时节。

也胜钓,石城月。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三)

鹊翅西风浅。乍疏云垂幔,近月银钩将卷。

天上应闲支机石,前度芳盟谁践。

便好织、回文锦献。

乞得秾欢今夜里,算盈盈、一水曾何远。

宁不会,暗相见。彩楼吹断闲针线。

想幽情嫩约,别有藓庭花院。

青鸟沈沈音尘绝,烟锁蓬莱宫殿。

渐木杪、参旗西转。

不怕天孙成间阻,怕人间、薄幸心肠变。

又学得,易分散。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