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其二)

横参宿羽月当天,未到罗浮便巳仙。

斜缀小钗过赤凤,徐弹流雪引朱弦。

凝冰暗湿灵芸泪,点珀春生獭髓妍。

没骨胭脂写花影,绯绫烛下地衣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红梅(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红梅图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红梅的独特魅力。

首句“横参宿羽月当天”,以参宿(古代星宿之一)为背景,将月亮置于其中,营造出一种高远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红梅生长于高处,与星辰相映成趣。接着,“未到罗浮便已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红梅比作仙境中的仙物,突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接下来,“斜缀小钗过赤凤,徐弹流雪引朱弦”两句,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将红梅比作装饰在小钗上的赤色凤凰,以及在轻柔的雪花中弹奏的红色琴弦,形象地描绘了红梅的鲜艳与动态之美。

“凝冰暗湿灵芸泪,点珀春生獭髓妍”则进一步深化了红梅的形象,通过“凝冰”与“灵芸泪”的对比,以及“点珀”与“獭髓”的描绘,不仅表现了红梅在寒冷中依然绽放的坚韧,也体现了其内在的温润与生机。

最后,“没骨胭脂写花影,绯绫烛下地衣前”两句,通过“没骨”技法描绘了红梅的影子,以及在绯红绫绸烛光下的地衣,进一步强化了红梅的色彩与光影效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整首诗通过对红梅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绿萼梅(其一)

寒香漠漠净苔茵,影入窗纱不见春。

扫镜曾窥螺黛侣,弄珠疑见坠楼人。

碧云日暮遥思合,青案愁多报赠频。

自分生身少仙骨,萼华那得便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绿萼梅(其二)

鸭头池水照偏明,疏影横斜染断萍。

拾得翠钿惟堕萼,开来青眼总含情。

鹦哥窗外衔枝语,么凤花间抱蒂行。

惆怅陇头芳草色,共传寒信到江城。

形式: 七言律诗

蜡梅(其一)

寿阳点额斗新妆,别缀纤鸦入鬓黄。

沉水瓣沾宫蜡重,辟寒金掠舞钗长。

花铃护蕊风前乱,雀舌含春影外香。

自是檀心更孤绝,不随春色到蜂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蜡梅(其二)

残腊年年殿岁华,慵随春色到天涯。

严寒自保冰心老,不落从吹玉笛斜。

小立瑶台咏黄雪,试开金屋贮名花。

相思欲讯无因寄,缄蜡南枝报早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