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莘老次韵

去国光阴春雪消,还家踪迹野云飘。

功名正自妨行乐,迎送才堪博早朝。

虽去友朋亲吏卒,却辞谗谤得风谣。

明年我亦江南去,不问雄繁与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去国光阴春雪消”两句描绘出一幅离别家园后的景象,春雪融化,显示时间流逝,环境改变,而自己的足迹却在野外飘散,隐喻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逃避。

“功名正自妨行乐,迎送才堪博早朝”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并不热衷,而是愿意追求自己的欢乐。同时,迎来送往之间的忙碌,只能勉强应付,这种生活让诗人感到无奈。

“虽去友朋亲吏卒,却辞谗谤得风谣”则表明尽管朋友、亲人和官吏都离开了,但诗人仍然能够摆脱是非与诽谤,只留下悠扬的风声和传闻,这也反映出苏轼超脱世俗的态度。

“明年我亦江南去,不问雄繁与寂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他决定第二年将会前往江南,并不在乎那里是繁华还是冷清,这种豁达的心境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同时,也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卓越的情操。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游张山人园

壁间一轴烟萝子,盆里千枝锦被堆。

惯与先生为酒伴,不嫌刺史亦颜开。

纤纤入麦黄花乱,飒飒催诗白雨来。

闻道君家好井水,归轩乞得满瓶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杜介熙熙堂

崎岖世路最先回,窈窕华堂手自开。

咄咄何曾书怪事,熙熙长觉似春台。

白砂碧玉味方永,黄纸红旗心已灰。

遥想闭门投辖饮,鹍弦铁拨响如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答刘泾

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

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

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莺。

异义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

万卷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

我有至味非煎烹,是中之乐吁难名。

绿槐如山闇广庭,飞虻绕耳细而清。

败席展转卧见经,亦自不嫌翠织成。

意行信足无沟坑,不识五郎呼作卿。

吏民哀我老不明,相戒无复烦鞭刑。

时临泗水照星星,微风不起镜面平。

安得一舟如叶轻,卧闻邮签报水程。

莼羹羊酪不须评,一饱且救饥肠鸣。

形式: 古风

携妓乐游张山人园

大杏金黄小麦熟,坠巢乳鹊拳新竹。

故将俗物恼幽人,细马红妆满山谷。

提壶劝酒意虽重,杜鹃催归声更速。

酒阑人散却关门,寂历斜阳挂疏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