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

岩穴玲珑几度秋,簪峰高插耸鳌头。

化人旧有阿罗汉,喜客今逢老比丘。

石罅日闻甘露滴,山间时见庆云浮。

灵岩特为南乡设,从此生贤继不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岩洞玲珑历经了多少个秋天,如玉簪般高高的山峰直插云霄。
这里曾有化为人形的阿罗汉,如今遇见了热情好客的老僧侣。
每天都能在石头缝隙中听见甘露滴落的声音,山间常有吉祥云彩飘荡。
这灵岩特地为南方的人们设立,从此贤能之人会不断涌现,绵延不绝。

注释

岩穴:指山洞。
玲珑:形容山洞精致、小巧。
簪峰:像簪子一样的山峰。
耸鳌头:比喻山峰高耸入云。
化人:修行成仙的人。
阿罗汉:佛教中的圣者。
老比丘:年长的僧侣。
石罅:石头的裂缝。
甘露滴:比喻珍贵的露水或启示。
庆云:吉祥的云彩。
灵岩:神圣的岩石。
南乡:南方地区。
贤:贤能的人。
继不休:连续不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岩穴,岩穴内外的景象生动传神。"几度秋"表明时光流转,而"簪峰高插耸鳌头"则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独特。化人旧有阿罗汉,即指佛教中的修行者,诗人通过这种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精神境界的意境。

喜客今逢老比丘,表明诗人对此番邂逅之幸感,而"老比丘"则是对僧人的尊称,代表了一种高寿且修为深厚的形象。接下来的"石罅日闻甘露滴"和"山间时见庆云浮"更增加了诗中的神秘与祥瑞氛围。

最后,"灵岩特为南乡设"暗示这座岩穴是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设置的,而"从此生贤继不休"则表达了一种希望,这个地方能不断孕育出智慧和善良的人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佛法修行以及希望未来能够不断涌现贤者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李熙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门萃忠孝,竹帛写家声。

形式: 押[庚]韵

七夕二首(其二)

一年一度暂和谐,幽闭生心亦可猜。

莫道乘槎无径路,支机曾属客星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七夕二首(其一)

无奈家家乞巧何,岂知天上拙人多。

唤他乌鹊辛勤杀,才得扶舁渡浅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