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使君二首(其二)

庞老趋城少,严公出郭多。

难攀逸民传,堪举力田科。

夙昔烦驺哄,从今闭雀罗。

若逢两狨橐,应问一渔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庞老进城次数少,严公出城活动多。
难以追上隐逸之士的传说,适合被推荐参加农耕能手的选拔。
过去常有随从喧闹,今后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如果遇到两位贵人,或许会询问我这渔夫的生活。

注释

庞老:指庞老先生,可能是一位有名望的人物。
趋城:进城。
少:较少。
严公:指严公,可能是位官员。
郭:城郭,外城。
多:较多。
逸民:隐居不仕的人。
传:传说。
堪:能够。
举:推荐。
力田科:农耕能手的选拔。
夙昔:往昔,从前。
烦驺哄:随从喧闹。
闭雀罗:门庭冷落,形容无人来访。
逢:遇见。
狨橐:贵人的车驾,这里比喻有权势的人。
渔蓑:渔夫的蓑衣,代表渔夫的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和友情的诗句,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不同,表现了诗人对于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庞老趋城少,严公出郭多”揭示了城里的人们忙碌而乡间则安逸,这里的“庞老”和“严公”很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难攀逸民传,堪举力田科”表达了诗人对于流传下来的逸民故事难以追随,但可以效仿那些勤劳耕作的农民。这里的“逸民传”指的是古代隐逸者的生活,而“力田科”则是指通过辛勤劳动来获得收获。

第四句“夙昔烦驺哄,从今闭雀罗”展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繁杂世事的反思,决定从此关闭心扉,如同关上鸟笼一般。这里的“夙昔”指的是过去,“驺哄”形容纷争和喧嚣,而“闭雀罗”则象征着与世隔绝。

最后两句“若逢两狨橐,应问一渔蓑”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叮嘱,如果遇见田间劳作的人,就应该询问那位独自钓鱼者的衣物。这里的“两狨橐”可能指的是田间劳动者,“一渔蓑”则代表着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送陈使君二首(其一)

博士曾森戟,甘棠爱尚新。

漫馀受廛叟,获见拜厅人。

醴酒多延士,蒲鞭不及民。

一年三易守,无乃送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陈叔方侍郎二首(其二)

犹记同穿豹尾中,一翻覆手异蛇龙。

吕侯赐履作方伯,毛颖免冠成秃翁。

清苦吏人无厚禄,殷勤军将有斜封。

君归定访耆英社,问讯周南太史公。

形式: 古风

送陈叔方侍郎二首(其一)

八郡皆知德度宽,缿筒罢设讼堂闲。

治如清献乖崖样,人在原明子野间。

岂有珠鱼堪作贡,亦无金鹤可携还。

暮年腰脚犹顽健,惜不从公看雁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陈郎玉汝之官二首(其二)

管鲍交三世,朱陈共一村。

居惭阿承女,获事太丘孙。

惜别吾钟爱,相宾右格言。

应怜垂白叟,计日望回辕。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