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

北风吹水水不结,只为寒雨不为雪。

雪上衣裳尚可拂,雨湿衣裳寒切骨。

一驴昨夜复钉蹄,夜行只好打前失。

两膝夹骡痛难忍,一身负水坐难稳。

鞭缰在驭骡则驯,随鞍落镫骡则奋。

死生离地只尺馀,死生在眼心尤紧。

予生多役信未安,利名于我竟何干。

与人共作风尘客,却把风尘别眼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中,一位驴车夫所面临的艰难境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思考。

首句“北风吹水水不结,只为寒雨不为雪”,描绘了北风呼啸,雨水不停,水体并未结冰的景象,暗示了寒冷但未至严酷的程度。接着,“雪上衣裳尚可拂,雨湿衣裳寒切骨”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说明了雪天衣物虽湿但尚能拂拭,另一方面强调了雨天衣物被浸透后带来的彻骨之寒,形象地表现了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感受差异。

“一驴昨夜复钉蹄,夜行只好打前失”描述了驴子因夜间行走而可能造成的蹄钉松动,增加了行进的困难。“两膝夹骡痛难忍,一身负水坐难稳”则进一步展示了驴车夫在恶劣天气下承受的痛苦和不便,两膝因长时间夹着骡子而疼痛难忍,身体负重行走也难以保持稳定。

“鞭缰在驭骡则驯,随鞍落镫骡则奋”通过对比,揭示了驴子在主人驾驭时的温顺与失去控制时的狂躁,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微妙的关系。最后,“死生离地只尺馀,死生在眼心尤紧”表达了生死一线之间的深刻感悟,即使是在如此微小的距离内,生命的状态也显得格外紧张和脆弱。

“予生多役信未安,利名于我竟何干”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奔波劳碌的反思,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与人共作风尘客,却把风尘别眼看”则表明了诗人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生活,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人在自然与社会压力下的生存状态,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戊申冬舟过英州阻风追忆行役之难因赋北风篇

一年辛苦事,欲暂息舟中。

买船上水撑逆浪,不吹南风吹北风。

北风怒号船头裂,北风怒号牵枝折。

出门便得羁旅愁,人生那可轻离别。

我闻滟滪堆难平,巴字猿声不可听。

少年未肯寻常老,山川虽险心犹横。

又忆当时瀚海归,寒沙万里无征衣。

黑海海水与天阔,心知入水终难活。

不道悲凉雪窖来,却含郁抑无人说。

即使鞭驴走幽蓟,易水流澌风透袂。

冷人莫过五更霜,悬鹑已见三年敝。

北风北风于我亲,八岁流离已苦辛。

至今所历三十载,日夜徬徨驱心神。

人生学道存安逸,吾道萧萧悲白日。

君不见德宗懒瓒呼不起,纵有北风吹何益。

形式: 古风

登通天塔

撑拄通天塔,翱翔砥柱堂。

舣舟一上裂天荒,韶石下关回澜狂。

双丸终古走寒光,此地乃尔高昂昂。

不独河低天亦低,九成台上风琅琅。

带得秋心过晚峡,还将逸眼傲朝霜。

因忆去年登海鳌,扶胥脚底起洪涛。

短鬓萧萧难掩雪,力弱心长首重搔。

形式: 古风

黄犬行

舟中一黄犬,短小身躯皮骨软。

心魂在眼不住转,疑云吠浪声尤远。

掌船老妪抚摩久,朝昏饮食同无有。

船头吹风妪意怒,黄犬低头愁日暮。

船尾吹风妪意喜,黄犬船头跃船尾。

将军独马大塞行,未必可以同生死。

依沙泊船上牵枝,黄犬亦上打狐狸。

岸曲潆洄水间之,黄犬独立心迟迟。

不唯黄犬独立心迟迟,妪手捉舵心亦驰。

挥手令之上高坡,黄犬翻身无一时。

水深苔滑复急流,黄犬横截如轻鸥。

振身洒雨立船头,妪也微笑心悠悠。

当时李斯错牵犬,犬亦错与李斯游。

东门路惯死公侯,狡兽铁爪复何仇,愿与老妪长相守。

形式: 古风

飓风歌

天定喜兮天或怒,蚩蚩那得识其故。

珠江千顷软琉璃,招招利涉人争渡。

阴霾倏忽收日月,天地惨澹失云路。

风师河伯皆颠狂,各驱部类恣奋强。

雨龙带海朝玉皇,汇撮天河添霔霶。

风轮旋转更飙猛,拉折地轴破天纲。

六鳌缩项项肤裂,三山箕碎沉岌嶪。

邓林一夜尽飞空,狖号猿啼声间切。

可怜数里散穷檐,大块噫气一时咽。

兵来贼去多苦辛,亦喜踪迹顿磨灭。

海幢寺向珠水湄,香灯寥落草离离。

贼过仲春如水洗,愁来九夏复风吹。

飓风吹兮捲水入,珠玑百斛侵人湿。

轰雷不救屋宇倾,空园只抱瓜芋泣。

行僧粗莽难守饥,持钵不得心魂疲。

食指三千徒落落,冷黔数座苦漓漓。

豆苗枯瘦禾苗死,欲走咫尺阻乱离。

分同黎庶遭劫运,事事不敢怨疮痍。

更愿还吹十日风,白骨撑拄偿天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