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长吟

芳草更休生,芳樽更不倾。

草如生不已,樽岂便能停。

雨后闲池阁,春深小院庭。

是时帘半卷,此际酒初醒。

密密嫩方布,葺葺绿已成。

送回残照淡,引起晓寒轻。

静衬花村薄,闲装竹坞清。

溪边微水浸,原上未春耕。

莫遣香车辗,休教细马行。

藉馀无限意,望久不胜情。

台迥眉初敛,楼危眼乍明。

低低暮云碧,隐隐远山青。

翠接鸳鸯浦,萋连杨柳汀。

江潭夜帆落,海渚晚舟横。

戍垒角一弄,牧童笛数声。

沙头双鹭下,渡口乱鸿惊。

蓊郁出征地,芊绵奉使程。

远披来往路,遍绕短长亭。

苒苒秦皇墓,离离汉帝城。

荒凉故铜雀,破碎旧金陵。

雾锁前朝事,烟昏后世名。

枯犹藏狡兔,腐亦化流萤。

纵刬奚由尽,才烧又却荣。

徒能蔽京观,仍愿且升平。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名为《芳草长吟》,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芳草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沉思。

首联“芳草更休生,芳樽更不倾”,以芳草不再生长、美酒不再倾倒,象征时光流转,人事无常。接下来,诗人通过“雨后”、“春深”等词语,描绘了雨后的闲适池阁和小院庭中的盎然生机,以及傍晚时分淡淡的残照和轻轻的晓寒,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中间部分,诗人运用“密密”、“葺葺”等叠词,描绘了草木的繁茂,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寄寓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忙碌世事的疏离。

尾联转向历史的沉思,从秦皇墓到汉帝城,再到金陵的遗迹,诗人感叹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借秦砖汉瓦的破败,表达对前朝繁华的追忆和对当下和平的期盼。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邵雍诗作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言行吟

言不失仁,行不失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言与仁背,行与义乖。天且不祐,人能行哉。

有商君者,贼义残仁。为法自弊,车分其身。

始知行义脩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形式: 古风

诈者吟

诈者固疑人,天下尽行诈。

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

形式: 古风

辛酸吟

辛酸既不为中味,商徵如何是正音。

举世未能分曲直,使谁为主主心平。

形式: 七言绝句

还鞠十二著作见示共城诗卷

写象丹青未易偕,丹青虽写象情怀。

览君十首诗三遍,胜我再游乡一回。

故国不知新想望,家山如见旧崔嵬。

功名时事人休问,只有两行清泪揩。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