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

一盏新罗酒,凌晨恐易消。

归应冲鼓半,去不待笙调。

歌好惟愁和,香浓岂惜飘。

春场铺艾帐,下马雉媒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豪情与愁绪,通过对新罗酒的赞美和春日宴会的情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对于欢聚时光的珍惜及内心深处的忧虑。

首句“一盏新罗酒,凌晨恐易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担忧,新罗酒象征着高贵与佳酿,而凌晨之饮则显露出一种急迫感,似乎害怕这难得的欢聚会在不经意间溜走。

接着,“归应冲鼓半,去不待笙调”则描写了宴席上的热闹气氛。主人公或许是主持者之一,不仅自己享受着这场宴会,还要确保每个环节都完美进行,因此连出发的时刻都不愿等待那些繁复的乐曲调子。

“歌好惟愁和,香浓岂惜飘”一句,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尽管宴席上的歌声美妙,但这种欢乐背后掩藏着的是主人公的忧虑与复杂情绪;而“香浓岂惜飘”则是对美酒不舍得轻易饮尽的心理写照,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透露出一种悲观情绪。

最后,“春场铺艾帐,下马雉媒娇”则以春日宴会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在春天的田野中搭起艾帐,并且不舍得离开现场,甚至连带着小动物(雉)作为媒介来增加欢乐气氛。这里的“下马”也许暗示了一种迫切感,即便是骑乘,也要在此地驻足享受这难得的美好时光。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宴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于欢乐时光的珍惜以及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复杂情感,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壬申七夕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

罢执霓旌上醮坛,慢妆娇树水晶盘。

更深欲诉蛾眉敛,衣薄临醒玉艳寒。

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

虽然同是将军客,不敢公然子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少将

族亚齐安陆,风高汉武威。

烟波别墅醉,花月后门归。

青海闻传箭,天山报合围。

一朝携剑起,上马即如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