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王庙联

海国旧传书,是英雄自怜儿女;

湖山今入画,有忠信可涉风波。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出自左宗棠所撰写的洞庭王庙联,巧妙地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与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豪迈的英雄气概。

上联“海国旧传书,是英雄自怜儿女”描绘了古代英雄在广阔海洋中的传奇故事,他们虽身处异国他乡,却依然心系家国,以儿女之情自勉,体现了英雄们对国家和家庭的深厚情感。这里的“海国”不仅指具体的地理概念,更象征着远离家乡、充满挑战与未知的环境,而“英雄自怜儿女”则表达了即使身在险境,英雄们仍不忘家人,内心充满对亲人的思念与关爱。

下联“湖山今入画,有忠信可涉风波”则转向了眼前的自然美景——洞庭湖与周围的山峦,它们共同构成了如画般的壮丽景象。在这里,“忠信”不仅是对道德品质的强调,也是对历史人物忠诚与诚信精神的颂扬。面对湖面的波涛汹涌,这些英雄人物凭借坚定的信念与忠诚,勇敢地穿越风浪,最终达到目标。这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赞美,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能够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描绘历史与自然的融合,既展现了洞庭湖的壮美风光,又蕴含了对英雄人物忠诚、勇敢、坚韧品质的深刻赞颂,同时也寄寓了对后世的期望与激励。

收录诗词(86)

左宗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全集》

  • 字:季高
  • 号:湘上农人
  • 籍贯:湖南湘阴
  • 生卒年: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相关古诗词

贺杨昌浚寿联

知公神仙中人,勉为苍生留十稔;

忆昔湖山隹处,曾陪黄菊作重阳。

形式: 对联

挽英翰联

遗诀酸辛,痛膝下无儿,堂前有母;

殊勋彪炳,看大河东去,冰岭西来。

形式: 对联

挽夏继军联

壮志挽宗邦,剧时犹带吴钩看;

宦游悲末路,老去方知蜀道难。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藩联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生平。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