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僧讲罢结茅庐,忆昔鸣琴着意馀。
一曲风前三百遍,十年不作作如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讲经结束后,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他弹奏着琴,对一首曲子反复练习了三百遍,即使过去了十年,依然能够保持最初的热情和技艺。诗人晁说之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这位僧人专注执着精神的赞赏。老僧的生活简朴,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却深沉而持久,这种境界体现了宋人崇尚的淡泊名利、专注于内心修行的精神风貌。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前世能歌田顺郎,今身追悔太昌昌。
戏泥巧尽群儿态,休忆小姑初倚床。
留官莫去且徘徊,官有白茶十二雷。
便觉罗川风景好,为渠明日更重来。
蓬头冰齿独徘徊,五百年前人姓雷。
为问罗川何处好,笑言京洛总看来。
东奔西走肯徘徊,言语相残听鼻雷。
未料此生终作底,可知不为学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