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予招三清友,迥出九天上。

挠挑绝漠中,差池遥相望。

大空含常明,八外无隐障。

鸾凤有逸翮,泠然恣飘飏。

寥寥唯玄虚,至乐在神王。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我邀请了三位道教仙友,一同飞升至九天之上。
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翱翔,虽距离不一却能遥相呼应。
浩瀚的天空永远明亮,八方之外没有任何遮挡。
凤凰拥有超脱凡俗的翅膀,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飘扬。
空旷无际唯有深邃的虚空,至高无上的快乐存在于神灵的领域中。

注释

予:我。
招:邀请。
三清友:指道教中的三位尊神,象征高洁的仙友。
迥出:远远超出。
九天上:极高的天空,比喻仙境。
挠挑:飞翔的样子,形容在空中自由移动。
绝漠:极远的沙漠,喻指人迹罕至之地。
差池:此处指虽然位置不同,但相互之间能看见。
大空:广阔的天空。
含:包含。
常明:永恒的光明。
八外:八方之外,泛指所有方向的最远处。
隐障:隐藏的障碍。
鸾凤:鸾鸟和凤凰,都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与高贵。
逸翮:超凡脱俗的翅膀,比喻非凡的能力。
泠然:轻盈的样子。
恣:任意,随意。
飘飏:飘扬,飞翔。
寥寥:空旷,寂静。
玄虚:深奥、神秘的虚空。
至乐:最大的快乐,极致的享受。
神王:这里可能指代最高的神祇或精神领域的主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仙境生活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超脱。"予招三清友,迥出九天上"表达了诗人邀请同道之士一同升入高远的仙界。"挠挑绝漠中,差池遥相望"则描绘了仙境中的山水景观,充满着超然物外的情趣。

"大空含常明,八外无隐障"这一句强调了仙境的辽阔和光明,其中“八外”指的是四方加上天地与人心,意味着无所不包,无所遮掩。"鸾凤有逸翮,泠然恣飘飏"则是对仙界中鸟类飞翔的描写,“鸾凤”即传说中的神鸟,用以形容仙境中的美好与自由。

最后两句"寥寥唯玄虚,至乐在神王"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感受和追求。这里的“玄虚”指的是高远无边的仙界,“至乐”则是达到极致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源自于与自然和谐统一,与神灵相通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仙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纵身太霞上,眇眇虚中浮。

八威先启行,五老同我游。

灵景何灼灼,祥风正寥寥。

啸歌振长空,逸响清且柔。

遨嬉无迹赏,顾眄皆真俦。

不疾而自速,万天俄已周。

形式: 古风

游仙二十四首(其二十四)

返视太初先,与道冥至一。

空洞凝真精,乃为虚中实。

变通有常性,合散无定质。

不行迅飞电,隐曜光白日。

玄栖忘玄深,无得固无失。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游庐山五老峰

彭蠡隐深翠,沧波照芙蓉。

日初金光满,景落黛色浓。

云外听猿鸟,烟中见杉松。

自然符幽情,潇洒惬所从。

整策务探讨,嬉游任从容。

玉膏正滴沥,瑶草多䒠茸。

羽人栖层崖,道合乃一逢。

挥手欲轻举,为余扣琼钟。

空香清人心,正气信有宗。

永用谢物累,吾将乘鸾龙。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游倚帝山二首(其一)

山间非吾心,物表翼所托。

振衣超烦滓,策杖追岑壑。

绝地穷㟏岈,造天究磐礴。

迩临烟霞积,逖睇宇宙廓。

俯惊白云涌,仰骇飞泉落。

苔浓鲜翠屏,松古丽丹崿。

目冀睹乔羡,心希驭龙鹤。

乃知巢由情,岂伊猿鸟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