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往(其三)》由明代诗人凌义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期将风信准枯桑,可但中流寄一航”,以风信比作历史的变迁,枯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中流寄一航则比喻在历史长河中寻找方向,寻求生存的可能。这里描绘了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挣扎,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探索。
颔联“长者吊丧宁忍诟,书生射策未全狂”,前句赞扬了长者的智慧与宽容,即使面对丧事,也能保持冷静与理智;后句则以书生自喻,虽在科举考试中有所追求,但并未完全失去自我,保持着内心的清醒与独立思考。
颈联“机锋后起须相对,意眹才萌盍早防”,强调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要善于应对挑战,同时也要警惕内心微妙的变化,保持警觉,以免陷入不可预知的困境。
尾联“底蕴岂容口舌尽,五千文字较茫茫”,指出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并非言语所能完全表达,五千年的文明如同浩瀚的海洋,深邃而广阔,值得人们不断探索与学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生、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