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蔡骞在鹿耳门听到消息后的情绪波动和对过去行动的反思。首句“鹿耳频年瘴气侵”以“瘴气”象征困难与挑战,暗示蔡骞面对的复杂环境。接着“可堪元恶未成擒”表达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的遗憾与挫败感。
“登城此日全无色”可能指的是在某个重要时刻,蔡骞的心情变得黯淡无光,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与活力。“入汕当时苦用心”则表明在某个时期,蔡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心思,但结果并不如人意。
“残喘知随尘劫尽”表达了一种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暗示蔡骞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归于虚无。“馀波虑趁海潮深”可能是在说后续的影响或后果,如同海潮般深远且难以预测。
最后,“竟携党与同舟去,不悔空挥百万金”展现了蔡骞与同伴一同离开的决心,尽管他可能挥霍了大量财富,却并不后悔,体现了他对信念的坚持和对过往付出的肯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蔡骞复杂的心境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