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宁戚以俭,罔或易而奢。
致得千载下,人称问礼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中的第三十三首,主要探讨的是节俭与美德的关系。"宁戚以俭"引用的是古代贤者宁戚,他以节俭为美德,不轻易改变奢侈的生活方式。"罔或易而奢"强调了保持简朴对于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没有人能因为奢侈而长久得到尊重。"致得千载下,人称问礼家"则指出,正是这种俭朴的品质,使他在后世得以流传,被人们称赞为注重礼仪的家庭典范。
整首诗通过赞扬宁戚的俭朴,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推崇和对节俭生活方式的肯定,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意义。
不详
七闽独莆郡,双阙郁相望。
岂识林孝子,曾来尉福唐。
夜直藉藁寝,入朝徒跣行。
虽知迫明诏,可惜欠陈情。
宁将身塞祸,不忍母流离。
我自不为恶,黄泉今有辞。
播植以养亲,家贫至假田。
焉知后学者,尽唤作儒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