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自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自从回到故乡开始种植万棵松树,期待它们在寒风中挺立生长到千尺高。
我已抛弃世俗的纷扰,春天就在先生的杖藜漫步之间。
杨柳茂盛得几乎遮蔽了低矮的门户,显得阴暗;樱桃熟透后,红色的果汁滴滴答答落在台阶上。
何时能与徐元直一起,再去拜访襄阳的庞德公。

注释

自:自己。
首:开始。
归:回归。
来:回来。
种:种植。
万:一万。
松:松树。
待:等待。
看:观赏。
千尺:极高。
舞:舞动。
霜风:寒风。
年:年复一年。
抛:抛弃。
造物:自然界。
陶甄:塑造万物。
外:之外。
春:春天。
在:存在于。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散步。
杨柳:柳树。
长齐:长得一样高。
低户:低矮的门户。
暗:阴暗。
樱桃:樱桃树。
烂熟:熟透。
滴:滴落。
阶红:台阶上红艳。
何时:何时能。
却:反而。
与:和。
徐元直: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名士。
共:共同。
访:拜访。
庞德公:庞德公,东汉末年的隐士。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名为《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自首归来种万松"一句描绘出诗人返回故地,种植成片松林的情景,显示了一种向往自然、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待看千尺舞霜风"则是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其中“千尺”形容雪花纷飞之盛况,充满了诗人对寒冷季节中美丽景致的憧憬。

"年抛造物陶甄外"一句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春在先生杖屦中"则是说春天到了,而诗中的“先生”可能是指一位隐居的高士,"杖屦"象征着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

接下来的"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景色,其中杨柳成荫,遮蔽了窗户,而樱桃则因其鲜艳的颜色而点缀在清晨的露水中,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美好和谐的画面。

最后两句"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这里提到的“徐元直”和“庞德公”都是诗人所敬仰的人物,而“襄阳”则是他们计划共同游历的地方。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朋友、对生活的深情眷恋。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玉盘盂,并引(其一)

杂花狼藉占春馀,芍药开时扫地无。

两寺妆成宝璎珞,一枝争看玉盘盂。

佳名会作新翻曲,绝品难逢旧画图。

从此定知年谷熟,姑山亲见雪肌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玉盘盂,并引(其二)

花不能言意可知,令君痛饮更无疑。

但持白酒劝嘉客,直待琼舟覆玉彝。

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

吾家岂与花相厚,更问残芳有几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潞公超然台次韵

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

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

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

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

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

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

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

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闻乔太博换左藏知钦州,以诗招饮

今年果起故将军,幽梦清诗信有神。

马革裹尸真细事,虎头食肉更何人。

阵云冷压黄茅瘴,羽扇斜挥白葛巾。

痛饮从今有几日,西轩月色夜来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