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潞公超然台次韵

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

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

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

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

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

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

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

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他厌恶世俗的富贵,常常苦于追求功业。
期待与赤松子这样的仙人共度,永远仰望那高洁的白云山岭。
清风中谈笑风生,万物似乎都在应和着我们的吟唱。
吟诵出超凡脱俗的诗歌,洗涤我心中杂乱的思绪。
感叹我本是何等之人,却勉强戴上世俗的冠冕。
地位卑微而志向远大,交情不深却时常说出肺腑之言。
拜托您如果有机会,能告诉我您的消息。
只担心酒资耗尽,劳烦您动用囊中的金银。

注释

厌:厌恶。
勋业:功业。
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白云岑:象征高洁的山岭。
清风:清爽的风。
万窍:万物的孔窍。
蓬之心:形容心地杂乱。
麋鹿:古人常以麋鹿比喻隐士。
冠襟:冠冕和衣襟,代指世俗生活。
交浅:交情不深。
言深:说得很深入,坦诚。
谢:告知、消息。
寄音:传递信息。
酒钱:买酒的钱。
挥橐金:挥洒袋中的金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的作品。诗中流露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与官场功名的厌倦,并透露了一种求索超脱之境界的心情。

“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这里借用了道教中的仙境来比喻自己追求那种高洁独立的人生理想。赤松子是传说中得道的仙人,白云岑则象征着远离尘世的清净之地。

“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诗人在这样的境界中享受着自然赋予的清风,与朋友间的欢笑和交流如同天籁般美妙。

“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通过吟咏诗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达到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的精神状态。

“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这是对自己身份和处境的一种自嘲。麋鹿是一种野兽,被用来比喻诗人的身分微贱而不得志。

“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虽然个人力量微小,但心怀壮志;虽与他人相识不久,但交流之中却常有深刻的见解和共鸣。

“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理解自己的谢世离尘之愿,并在友情的交流中找到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末尾则是一种生活上的担忧和对朋友的一种委婉请求。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对朋友表示了希望得到援助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不愿过分依赖他人的心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高洁人生理想的思想情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物质生活上的困顿与对友谊深厚情感的依赖。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闻乔太博换左藏知钦州,以诗招饮

今年果起故将军,幽梦清诗信有神。

马革裹尸真细事,虎头食肉更何人。

阵云冷压黄茅瘴,羽扇斜挥白葛巾。

痛饮从今有几日,西轩月色夜来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

破匣哀鸣出素虬,倦看鹢鹢听呦呦。

明朝只恐兼烹鹤,此去还须却佩牛。

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

他年万骑归应好,奈有移文在故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成伯兼戏禹功

金钱石竹道傍秋,翠黛红裙马上讴。

无限小儿齐拍手,山公又作习池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寄黎眉州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馀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