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肃诗

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

得络逐胜去,颇忆纆绵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蚕到丝的转变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变化。开篇“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以蚕从幼虫阶段在竹箔上吐丝结茧,到成年后在织机上被加工成丝线,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循环与转化。接着,“得络逐胜去,颇忆纆绵时”两句,表达了从自然状态到人工加工的过程,蚕丝从最初的简单形态逐渐变得复杂和精致,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一过程回想起了过去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可能暗含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或对自然之美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蚕丝的制作过程,隐喻了人类社会从原始到文明的演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情感的流转和对过往的怀旧之情。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工艺的精湛,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思考。

收录诗词(1)

谢氏(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答诗

针是贯绅物。目中常糸任丝。得帛缝新去。

何能衲故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咸阳宫人为咸阳王禧歌

可怜咸阳王。奈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

夜踏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那得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河北民为裴侠歌

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形式: 四言诗 押[麌]韵

时人为上高里歌

洛阳城北上高里。殷之顽民昔所止。

今日百姓造瓮子。人皆弃去住者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