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刘良叔观苔梅(其四)

白玉为堂月一栏,何如茅屋雪中看。

笑堪索否便堪醉,盟可寻欤不可寒。

枝北春风惊婉娩,江南烟雨几悲酸。

清香吹落骚人手,墨妙笔精并二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白色的玉装饰的厅堂映着月光,哪比得上在雪中茅屋欣赏。
欢笑可以索求,也可以让人沉醉,盟约可以寻找,但不能过于寒冷。
北风吹过枝头,让春天的婉转显得突然,江南烟雨中弥漫着几分哀伤。
清新的香气飘落在诗人的手中,书法的美妙和文笔的精湛都难以企及。

注释

白玉:形容贵重的白色玉石。
堂:厅堂。
月一栏:月光照亮的景象。
茅屋:简陋的草屋。
雪中看:在雪景中欣赏。
笑堪:笑声足以。
索否:寻求或索要。
醉:使人陶醉。
盟可寻:可以寻找盟约。
寒:寒冷,引申为冷淡。
枝北:树枝向北。
春风:春天的风。
婉娩:形容婉转轻柔。
江南烟雨:江南多雨的朦胧景色。
悲酸:悲伤凄凉。
清香:清淡的香气。
骚人:古代指诗人。
手:手中。
墨妙:书法的美妙。
笔精:文笔精湛。
二难:两者都难以达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高洁情操和艺术追求。诗人以"白玉为堂月一栏"开篇,设定了一个清冷脱俗的意境,然后用"何如茅屋雪中看"对比出一种更为淡泊明净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

接着,"笑堪索否便堪醉,盟可寻欤不可寒"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邀约持有欢迎态度,但同时也保持着一份超然,不为世俗所动。这两句流露出诗人豁达胸怀和不随波逐流的个性。

下片转入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枝北春风惊婉娩,江南烟雨几悲酸"中,"枝北春风"可能指的是北方的春天,那里的春风或许较为严酷;而"江南烟雨"则是对江南特有的湿润气候和多变天气的一种描绘。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不同景象的感受和体悟。

最后,"清香吹落骚人手,墨妙笔精并二难"一句,则是诗人对艺术创作的高要求。"清香"可能指的是梅花的芬芳,而"吹落骚人手"则暗示了梅花的清香被诗人的笔触捕捉;"墨妙笔精并二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和文学创作的双重追求,认为真正的艺术造诣必须达到既精妙绝伦又难以企及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艺术理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独享清福的情趣。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约刘良叔观苔梅(其五)

水曹为骨逋为髓,风雪灞桥谁共看。

千里梦回归路远,一枝春占暮江寒。

飞飞两片犹堪醉,点点晴香亦带酸。

双玉瓶乾情正洽,与君落笔不辞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约刘良叔观苔梅(其一)

雪侵横驿苔枝古,莫作江南一样看。

酝藉春情何逊老,棱层诗骨孟郊寒。

也知馀子十分俗,雅有书生半点酸。

政恐刘郎识桃耳,相从冷澹亦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约刘良叔观苔梅(其三)

自洗铜壶倚碧栏,丁宁莫遣俗人看。

春柔转觉沈郎瘦,雨重那知范叔寒。

东阁酒深诗兴浩,南枝月冷角声酸。

孤山逋老曾题品,到得吾曹著语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约君用

十日春寒挟雨俱,新晴物色总欢娱。

花曾识面若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

流水短桥宜画取,煖风迟日有诗无。

傥来须蜡登山屐,村北村南路欲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