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君用

十日春寒挟雨俱,新晴物色总欢娱。

花曾识面若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

流水短桥宜画取,煖风迟日有诗无。

傥来须蜡登山屐,村北村南路欲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连续十天春寒带着雨降临,雨过天晴万物都充满欢乐。
花朵似乎认得我的脸庞,仿佛含笑相待;鸟儿不知其名,却自在地鸣叫着。
流水潺潺的小桥景色宜人,暖风和煦的好天气适合吟诗作画。
如果可以,我愿借一双登山鞋,漫步在村头村尾,那里路旁草木正茂盛。

注释

十日:连续十天。
春寒:春天的寒冷。
挟雨:带着雨。
俱:一起。
新晴:雨后放晴。
物色:景物。
总:总是。
欢娱:快乐。
花曾识面:花朵好像认识我。
若含笑:像含笑一样。
鸟不知名:不知道鸟的名字。
自呼:自己鸣叫。
流水短桥:小桥流水。
宜画取:适合画下来。
有诗无:适宜写诗。
傥来:如果得到。
须蜡登山屐:需要一双登山鞋。
村北村南:村头村尾。
路欲芜:道路边的草木繁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开篇"十日春寒挟雨俱,新晴物色总欢娱"写出了初春时节,天气虽还有些许寒意,但随着雨水的滋润,一旦晴空万里,万物皆显得生机勃勃,色彩鲜明。接着"花曾识面若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则是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写,花朵仿佛都带着微笑,而那些不知名的鸟儿此刻也在欢歌。

"流水短桥宜画取,煖风迟日有诗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场景的欣赏和创作欲望。流水边的小桥,是绘画家们喜欢捕捉的题材,而春日温暖的微风和悠长的白昼,正是吟诵诗篇的绝佳时光,但似乎诗人此刻更沉浸于景致之中,没有立即提笔作诗。

最后"傥来须蜡登山屐,村北村南路欲芜"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可能探访自然的期待,若是来临,准备用蜡烛点亮行走在山间的小道,而村庄之间的道路,也渐渐被杂草所覆盖。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

杜宇声中鬓欲华,春风将绿又天涯。

欠随江夏无双士,共看扬州第一花。

想像烟云人跨鹤,淋漓诗句字栖鸦。

蹇驴不管唐衫湿,醉兀归鞍暮雨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其一)

处处春风自物华,有诗不了醉生涯。

别离苦忆平山柳,题品翻疑后土花。

独倚断云愁战马,重歌流水带归鸦。

梦寒飞过江南岸,茅屋依然竹径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老态

看书之眼看山脚,二事俱妨可奈渠。

药自不能专忌蟹,酒吾甚爱未浮蛆。

处人间世每如此,微造物游谁与居。

衰病老来常态耳,莫教左右手孤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舟次当涂

一似馀杭路,寒洲半是芦。

客依秋泊岸,渔带晚收罛。

远树齐于荠,平芜杂以凫。

可怜沙上月,相见又当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