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塘泉脉活龙鳞,宿雨花枝覆锦茵。
薄俗不容白眼客,醉乡自有葛天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池塘边的生动景象与诗人醉酒后的独特心境。首句“春塘泉脉活龙鳞”,以“活龙鳞”形象地展现了春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动态美,仿佛龙鳞在水中轻轻摇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次句“宿雨花枝覆锦茵”,则通过“宿雨”和“锦茵”这两个意象,将昨夜的雨水与盛开的花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画面。
接下来,“薄俗不容白眼客”,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世俗的偏见不容许那些不迎合世俗眼光的人存在,暗含了对正直之士遭遇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一句“醉乡自有葛天民”,转而抒发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即在醉酒的幻境中找到了一个没有世俗束缚、自由自在的天地,葛天民是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国君,这里借指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反思与逃避,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凄风白露堕清秋,月上江湖开客愁。
世事纷纷欲如发,醉醒任意判悠悠。
绝壑参差半倚天,据鞍环顾一悽然。
乱山不复知南北,惟记长安白日边。
千山雪绕帐庐寒,一半冰消塞井乾。
忆卧衡门甘泌水,可怜孤枕未曾安。
盘峰回栈几千层,径欲凌云揽玉绳。
浪得虚名夸鄙俗,古来天险绝阶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