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香图

梅花瘦而贞,霜磨雪折骨愈奇。

山矾清而野,桃李场中不肯移。

梅也似伯夷,矾也似叔齐。

水仙大似孤竹之中子,不瘦不野含仙姿。

人生但愿水仙福,梅兄矾弟真难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梅花虽瘦却坚贞,霜雪磨砺骨骼更显奇特。
山矾清新又野生,不愿离开桃李丛中。
梅花如同伯夷,山矾犹如叔齐。
水仙像孤竹之子般高洁,既不瘦削也不野性,蕴含仙人风姿。
人生若能如水仙般自在,梅与矾的品格真是难以企及。

注释

瘦:形容梅花姿态清瘦。
贞:指梅花坚贞不屈的品质。
磨:比喻梅花经受霜雪的考验。
移:指山矾不愿离开原生环境。
伯夷:古代贤者,以清高著称。
叔齐:与伯夷同为古代贤者,同样以清高自守。
水仙:象征高洁、出尘的植物。
孤竹:古代一种竹子,以其坚韧和高洁寓意。
仙姿:指超凡脱俗的气质。
梅兄矾弟:以梅和矾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赵文所作的《三香图》,通过对梅花、山矾和水仙三种花卉的描绘,展现了它们各自独特的品质。诗中的梅花被比喻为坚韧不屈的君子,经霜雪磨砺反而更加显得坚贞;山矾则以其清新脱俗的野性,拒绝了桃李繁华的诱惑,坚守自我。诗人还将梅与伯夷、矾与叔齐相提并论,借古人高洁之名来赞美它们的高尚情操。

水仙被比作孤竹之子,既非瘦削也不野逸,而是保持着仙人的风姿。诗人表达了对水仙这种平凡中见非凡的欣赏,认为人应当追求如水仙般的福气。最后,诗人感慨梅与矾的清高不易,水仙的超然姿态,流露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植物的特性寓言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道德操守的崇尚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上之回

动皇舆,回中道。龙为驱,虎为导。乐蕃釐,祠雍后。

息甘泉,饫天酒。澹穆清,冰热恼。四夷服,咸稽首。

臣三祝,皇万寿。

形式: 乐府曲辞

上陵

上古陵,古陵无可上。苔雨绣涩,草烟悽怆。

鸱鸮鸣荒林,狐狸穴空圹。

丰碑去梁何处津,堲周作灶谁家炀。

不如东邻一抔土,樵牧侵陵白官府。

形式: 乐府曲辞

勾践夫人歌

君为王,我为后,结发相从期白首。

君为奴,我为婢,人间反覆何容易。

为婢不离家,为奴去适吴。

死生未可测,离别在斯须。

君谓妾勿悲,忍耻乃良图。

自怜儿女情,能不啼乌乌。

仰看庭前树,一岁一荣枯。

与君若有重荣日,匆匆未可弃褕翟。

形式: 乐府曲辞

双雁吟

云间有双雁,弋者欲炙之。

雁飞向南去,虽有矰?将安施。

山川悠远霜霰苦,可怜宿食不得时。

一雁中道死,一雁忍痛鸣且飞。

黄云落日天地瘦,惟有影与形相随。

归来故巢亦已毁,朝吟夕怨欲诉谁。

千古万古多别离,唯有死者何当归。

呜呼物生有情盍俱死,莫令后死空鸣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