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简师飞锡地,天外集云峰。
挐石松根瘦,歆窗竹影浓。
山寒侵坏衲,涧响杂疏钟。
客问西来意,无言凭短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简师在深山之中的生活情景。开篇"简师飞锡地,天外集云峰"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简师居所的高远和孤绝,飞锡的地形可能是指险峻的岩石,而集云的云峰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挐石松根瘦,歆窗竹影浓"两句,则细腻地刻画了简师居所的自然环境。挐石可能是指简师的住宅依傍在岩石之上,而松根瘦则透露出一丝生机勉强的艰难生存。歆窗竹影浓,则描绘出窗前竹叶的繁盛和深沉,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山寒侵害衲,涧响杂疏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简师所处环境的清冷与幽静。山寒可能是指深秋或初冬时节的寒意,而侵害衲则暗示了一种凛冽的气候。涧响杂疏钟,则通过溪水声和疏散的钟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最后"客问西来意,无言凭短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师隐居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赞赏。客人询问简师西来之意,即为何选择这样一种隐逸的生活,而简师却无言,只是凭借着手中的短竹杖,这或许是对内心世界的某种暗示,也可能是对世俗纷扰的一种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简师隐逸生活的宁静与高洁,以及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不详
卜筑■郊扉,登临野趣宜。鸥边春浪间,草外碧云低。
画忆王摩诘,诗渐杜拾遗。
徘徊半楼月,残夜水明时。
经夏地无暑,未寒泉有冰。
为怜绿叶四时在,不可朱阑一日无。
四十君王,三百载间,兴亡一家。
叹幕府峰高,生涯社燕,胭脂井暗,富贵飞花。
山骨呈羞,江声带恨,磨尽英雄岁月赊。
君知否,是枋头灞上,著数全差。倚空长剑吁嗟。
奈争战年来似乱麻。
但苍陵古冢,白杨啼鴂,荒园废沼,青草鸣蛙。
旗盖东南,风涛天堑,难比兴亡隙地些。
休凝伫,望长安路杳,夕照愁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