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长兴王省元

谁测先生意趣难,贫如原宪学宗颜。

年年酒债将琴当,岁岁诗狂待月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超然的情怀。

首句“谁测先生意趣难”,开篇即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这位隐士内心世界的复杂与难以揣摩。这里的“先生”并非指特定的某人,而是泛指那些追求精神自由、不为世俗所拘的隐逸之士。诗人通过这一句,巧妙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不可知的氛围,引人遐想。

次句“贫如原宪学宗颜”,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来进一步刻画隐士的形象。原宪是春秋时期鲁国的贤士,生活贫困却坚守节操;宗颜则是宋代的学者,以学问著称。这里将隐士比作原宪,表现其虽生活清贫却志向高远,不以物质贫乏为苦;同时又以宗颜自比,暗示其在学问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这两者结合,既展现了隐士的道德风骨,也体现了其在学术上的追求。

第三句“年年酒债将琴当”,描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在古代,文人雅士常以琴酒为伴,以此寄托情感、抒发胸臆。然而,这里的“酒债”并非实指经济上的债务,而是象征着隐士在追求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可能因过于沉浸于自我世界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的琐碎。通过“将琴当”这一动作,诗人巧妙地传达出隐士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背后的无奈与坚持。

最后一句“岁岁诗狂待月还”,则直接点明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里的“诗狂”不仅指诗歌创作时的激情与灵感,更是一种超越日常、追求心灵自由的状态。“待月还”则形象地描绘了隐士在月光下静思、冥想的情景,表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月光的照耀下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整句话既是对隐士生活状态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高度赞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高尚的品格以及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对隐士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产生深深的共鸣。

收录诗词(42)

释净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子胜仲登第

广场笔阵数千人,喜汝穿杨箭镞亲。

庆绪绵长时幸会,文科兴复事还新。

昔年继榜熙宁岁,今偶同科绍圣春。

从此莫教书种断,孙曾应复值昌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宿悟空院

高枕僧房夜漏深,经窗俄见月华侵。

抗尘走俗成何事,问道参禅徒在心。

智镜直须真里照,机锋莫向句中寻。

悟空不见悟空者,漫对寒灯拥鼻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宿广福寺

我非山中人,暂借山中宿。

灵风散微阴,片月出乔木。

蕙帐栖夕香,古井汲寒渌。

名缁多夙契,延坐同茗粥。

况与静者俱,缮性久已熟。

清词丽陶谢,玄谈干身毒。

所愧形迹拘,无由寄高躅。

钟声殷江岛,露气霭林麓。

良遇惬素怀,徘徊至天旭。

形式: 古风

解日字谜

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

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