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不为赋

有客不为赋,而乃求荣阶。

是犹适吴楚,却背东西来。

孟郊从进士,闻者徒相咍。

退之发已秃,知己其谁哉。

余独谓不然,此事何足哀。

但恐子之道,未足为奇侅。

子歌坚诚好,不为利所回。

得则为颜氏,失则为隤懒。

为子歌一阕,为子酌一杯。

余歌为尔宜何歌,余闻日月如飞梭。

但忧其道不到古,穷通之事余如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有客不为赋》出自宋代诗人徐积之手。诗中通过叙述一个寻求晋升的客人与古代文人孟郊、韩愈的故事,表达了对追求功名利禄行为的反思与批判。

首句“有客不为赋,而乃求荣阶”点明了主题,指出这位客人不以创作赋文来展现才华,而是追求官位和荣誉。接下来的“是犹适吴楚,却背东西来”运用比喻,将客人的行为比作前往遥远的吴楚之地,却背离了原本的方向,暗示其行为的盲目与错误。

接着,诗人引用了孟郊和韩愈的例子,孟郊虽为进士,但听闻者只是笑谈;韩愈虽然头发花白,但真正理解他的人又有几个?这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功名的不易与世态炎凉。

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观点:“余独谓不然,此事何足哀。”他认为这种追求功名的行为不值得同情或哀叹。随后,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但恐子之道,未足为奇侅。”担心客人所追求的道路,可能并不奇特或独特。

接下来的几句“子歌坚诚好,不为利所回。得则为颜氏,失则为隤懒。”赞扬了客人坚持诚信,不被利益所动摇的决心。即使成功,也应像颜回那样保持谦逊;即使失败,也不应懒惰。

最后,“余歌为尔宜何歌,余闻日月如飞梭。但忧其道不到古,穷通之事余如何。”诗人以日月如梭比喻时间的流逝,提醒客人应珍惜时间,追求真正的价值。同时,表达了对客人追求道路是否正确的担忧,并表示自己对此事无能为力。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故事的引用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功名利禄追求的批判,以及对坚持诚信、追求内心价值的肯定。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四夜

有人望月吟太虚,半夜秋风生碧芦。

碧芦风起吹老桂,吟声入月惊蟾蜍。

明夜中秋更好吟,兔肥蟾大桂成林。

桂兔之外有何物,玉池水到中秋溢,秋风刮水如霜滴。

形式: 古风

中秋月下作赠吕秘校

去年中秋月,与子共吟诗。

今年中秋月,与子嗟别离。

前书约相见,颇说中秋期。

夜久风霜寒,对月空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汝弼

山阳如许大,不与我同住。

翩翩雁与鸿,可惜分飞去。

淮中极清泚,亦有洲与沚。

一雁自安栖,一鸿望江水。

形式: 古风

寄张宜伯

空中气候何苍苍,风力不劲云不黄。

一冬无雪农家忙,为忧麰麦不丰穰。

若有雪时满引觞,仍将诗去报庾郎。

牢收浙帅厨中羊,恐有剑客过城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