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道中遇雨

望远初翻叶,随风已结阴。

雨蓬宜倦枕,乡梦入寒衾。

蓑笠侵郧俗,溪山动越吟。

烟波千里去,谁识魏牟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括在光化道中遭遇雨天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望远初翻叶”,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远处树叶初翻的情景,暗示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接着,“随风已结阴”一句,通过风与阴云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雨蓬宜倦枕,乡梦入寒衾。”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因雨而产生的思乡之情。雨中的雨篷成为诗人暂时的避风港,而寒冷的被褥则映射出内心的孤寂与疲惫,乡梦的出现更加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蓑笠侵郧俗,溪山动越吟。”蓑衣和斗笠是雨中行人的常见装备,这里不仅描绘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溪流与山峦的景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不由自主地吟唱起越地的诗歌,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情感层次。

最后,“烟波千里去,谁识魏牟心。”诗人借用了魏牟(战国时期著名隐士)的故事,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广阔的烟波之中,又有谁能理解我内心的真正想法呢?”这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知音难觅的深深叹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63)

沈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 字:存中
  • 号:梦溪丈人
  • 籍贯: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公元1031~1095年

相关古诗词

汉东楼

野草粘天雨未休,客心自冷不关秋。

寨西便是猿啼处,满目伤心悔上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幽命

山木啸兮云幽幽,秣我归马兮无为久留。

江鼯翔兮雨漫漫,回予车兮水渐幰。

仲何为兮中野,澹将洋兮疏驾。

目逝兮形留,郁逍遥兮日下。

泻慕兮流观,抚节兮浩望。

驷黄戾兮靡骋,旋吾辑兮焉往。

不我虚兮斯辰,思何为兮鞅掌。

形式: 古风

佚老堂为江州陶宣德题

暂来林下问栖迟,已觉绦然悟昨非。

卧起见山宁用买,门墙无物可人挥。

茵连细草才容藉,淀染浓岚欲堕衣。

佳士要当怜寂寞,不应全为折腰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游秀州东湖

柳色青天雨乍晴,鸭头细草绕堤生。

林间野日依依见,水底春光寸寸明。

犹喜乱花时入眼,可能万事顿忘情。

无端景物相料理,屡欲颠狂兴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