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仲山归里

长台在何处,俄听话归期。

雪霁千山月,梅开一路诗。

京尘随地尽,春色到家知。

欲把西湖酒,重来是几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问那长台在哪里,忽然间听到回家的消息。
雪后初晴,千山沐浴在皎洁月光下,沿途梅花盛开,仿佛一路都是诗篇。
京城的尘土到处都是,但春天的气息回到家才真正感知。
我想品尝西湖的美酒,但何时能再次重游呢?

注释

长台:远方的长台,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或期待。
俄:忽然,突然。
话:消息,这里指归期。
归期:回家的时间。
霁:雨雪停止,天晴。
月:月亮。
梅开:梅花开放。
一路诗:沿途如诗如画的景色。
京尘:京城的尘土,代指繁华和忙碌。
春色:春天的景色,也指家乡的温暖。
到家知:到家才能感受到。
西湖酒:西湖的美酒,代表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
重来:再次来访。
几时:何时,不确定的时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玙创作的《送柴仲山归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柴仲山归乡的期待与离别之情。首句“长台在何处”以疑问起笔,引出对柴仲山归乡之地的想象;“俄听话归期”则透露出诗人得知归期的惊喜。接下来的两句“雪霁千山月,梅开一路诗”,描绘了雪后月夜和沿途梅花盛开的景象,为友人的归途增添了诗意和温馨。

“京尘随地尽”暗指京城的繁华与喧嚣,而“春色到家知”则表达了对友人家乡春天的美好祝愿,暗示友情如春色般温暖。最后两句“欲把西湖酒,重来是几时”,诗人想象与友人在西湖畅饮的情景,并感叹不知何时能再次相聚,流露出深深的惜别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通过描绘归途景色和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柴仲山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77)

潘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荷叶浦

残照明衰草,斜风掠小船。

虽过荷叶浦,不是藕花天。

雁影浮寒水,鸦声落暮烟。

年丰时节好,清兴满吟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看剑有感

开匣看长剑,功名志莫酬。

中原何日复,世事与谁谋。

豪杰多相忘,干戈卒未休。

斜阳照青野,雁过亦含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停鞍

古驿晚停鞍,西风客帽寒。

山昏云气湿,秋老叶声乾。

昔为作诗苦,今嗟行路难。

铃音边报急,醉里亦眉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寄适园朱表兄

适园分袂后,又复半年馀。

笑我多行役,无书话起居。

溪山虽地隔,兄弟可情疏。

办得归耕计,相依结小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