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女台

灵女台前草深尺,灵女幽姿化为石。

石室深藏羽盖青,玉衣半染苔痕碧。

岩头雨气秋纷纷,梦魂不作阳台云。

飞行宇宙星雾湿,呼吸造化风雷奔。

丈夫意气真自许,女子英灵亦千古。

更须为刻邯郸词,不独中郎誇幼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女台的神秘与美丽,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人以“灵女台”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画面。

首先,诗中的“灵女台前草深尺”,以“草深尺”形象地描绘了灵女台周围的环境,暗示了这个地方的静谧与神秘。接着,“灵女幽姿化为石”,将灵女的形象转化为石头,既是对灵女美的永恒纪念,也象征着她精神的不朽。

“石室深藏羽盖青,玉衣半染苔痕碧”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灵女台的神秘氛围。石室深藏,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羽盖青”和“玉衣碧”则分别以青色和碧色的描绘,赋予了空间以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灵女的高贵与纯洁。

“岩头雨气秋纷纷,梦魂不作阳台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灵女的怀念与敬仰。雨气纷飞,象征着灵女的思绪在飘渺中游走;而“梦魂不作阳台云”,则表达了她灵魂的高洁与超脱。

“飞行宇宙星雾湿,呼吸造化风雷奔”两句,将灵女的形象与宇宙相联系,展现了她的力量与自由。她如同星辰般在宇宙中自由飞行,与自然界的风雷相呼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丈夫意气真自许,女子英灵亦千古”两句,表达了对灵女精神的赞美与敬佩。无论男女,都能拥有高尚的情操与不朽的灵魂。诗人希望为灵女台刻上“邯郸词”,不仅是为了纪念中郎与幼妇的故事,更是为了颂扬灵女的英灵与精神,使其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整首诗通过对灵女台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灵女形象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文精神的深刻感悟和崇高追求。

收录诗词(9)

张世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昌字叔京

  • 籍贯:诸暨

相关古诗词

鼓吹峰

清都广乐闻瑶京,鼓吹自作天机鸣。

八龙逶迤九凤舞,珠楼贝阙秋冥冥。

航坞之山起寥廓,天人启阍泄关钥。

风箫雨瑟烟雾寒,天上时闻鼓天乐。

凤凰一去三千秋,唐虞世远夔龙愁。

航坞山头跨白鹤,我欲与尔钧天游。

形式: 古风

兴岭汪公仲云松楼

黄山插天紫翠浮,三十六峰明素秋。

奇秀蜿蜒结兴岭,岚光晴拥云松楼。

楼中主人爱山色,间居不为轩冕求。

松林云去松自绿,云来松林云满谷。

主人看松卧云屋,静听松风清可掬。

君不见岁寒贞松饱雪霜,材大青云成栋梁。

形式: 古风

题赵彦徵画

玉堂学士之孙子,文雅风流世无比。

沤波亭上客阑时,戏写吴兴好山水。

远山疑是弁山青,近山金盖与云平。

两峰翠峙势如削,中有滉瀁双溪清。

溪上村村桑柘绿,桥下修林覆茅屋。

春风酒熟鸡豚肥,野老过从少拘束。

迩来风尘十载馀,可怜乐土皆邱墟。

只今独有苕溪上,有水有山如此图。

吾生颇识山林趣,按图拟问田园计。

何时长啸来山中,与君放旷人间世。

形式: 古风

陈知州子侍父归赋此以赠

白日上汉皋,落叶鸣萧萧。

之子远行迈,相送城南桥。

桥头凉风动疏柳,车盖摇摇赴京口。

而翁太守予交久,惜别青山入樽酒。

黄花未放秋不知,雁影空江暮回首。

后夜相思山月明,湛卢神剑蛟龙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