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风吹绝顶,小立思生豪。
遥海望无际,众风疑避高。
龙留神骨去,犀敛夜光韬。
惟爱瑶池水,寻云学种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的《题金粟洞》,描绘了一个人在山顶上独自站立,感受到天风的吹拂,心中涌起豪情壮志。他远眺大海,感叹其无边无际,又想象着风儿似乎也在回避自己所处的高处。诗人借龙和犀牛的形象,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龙象征着神韵和力量,犀牛则隐喻智慧内敛。他特别喜爱那如瑶池般的清澈之水,希望能像神仙一样,在云中学习种植仙桃,寓意追求长生不老与超凡脱俗的理想。整首诗意境开阔,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意趣。
不详
倚阑心目净,万顷一磨铜。
欲画画不得,托言言更穷。
阴晴山远近,日夜水西东。
此意知谁会,鸥边独钓翁。
梅花纸帐梦,耿耿欲宵残。
何处幽人啸,一窗明月寒。
素光流肺腑,清响动岩峦。
拥膝无言语,归来意自欢。
结草为庵寄一枝,钟鱼聊复事清规。
野蔬入供无人识,古柏为香有佛知。
频去饮泉非为渴,偶来坐石忽忘饥。
常谈且接头陀伴,欲说上乘空费辞。
采霞以为食,搴云以为衣。
饱煖无所为,骑风去如飞。
閒将电作镜,照见人精微。
欲说不得说,天机本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