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台阁升高位,园林隔旧乡。
忽闻歌棣萼,还比报琼芳。
门向宜春近,郊连御宿长。
德星常有会,相望在文昌。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宴会的场景,诗人通过台阁、园林、歌声等意象,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享受和怀念。开篇“台阁升高位”、“园林隔旧乡”两句,塑造出一幅高台远眺、园林回荡的画面,既有空间的层次感,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新环境的适应与对旧地的思念。
接着,“忽闻歌棣萼,仍比报琼芳”两句,通过听觉的细节,传递了宴会中的欢乐气氛。歌声不仅美妙,还超过了琼花的香气,比喻诗人对于这份喜悦的珍视。
“门向宜春近,郊连御宿长”两句,则描绘出宴会举行的地点和时间,是在春日里,一处临近宜人的地方,与皇家宫苑相连,宴会可能持续到夜晚。这里的“御宿长”暗示了宴会的隆重与悠长。
最后,“德星常有会,相望在文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和兄弟情谊的珍惜。在古代文化中,德星往往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预兆,而“文昌”则是主管文学与学术之神的星宿。诗人希望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中,与兄弟们常有相聚之会,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期待,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化、学问和亲情的重视。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意象构建,展现了一场春日宴会的温馨与欢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兄弟情谊、美好时光以及文化传承的珍视。
不详
史学家。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忽睹云间数雁回,更逢山上正花开。
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
秋宪府中高唱入,春卿署里和歌来。
共言东阁招贤地,自有西征谢傅才。
闻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
更传千里外,来入越人吟。
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
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阴。
梅院重门掩,遥遥歌吹边。
庭深人不见,春至曲能传。
花落弹棋处,香来荐枕前。
使君停五马,行乐此中偏。
闻道清明近,春庭向夕阑。
行游昼不厌,风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转,梅香暗里残。
无劳秉华烛,清月在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