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村圃穿荒翳,秋容变惨悽。
柳疏蝉噪急,雨重鹊飞低。
小草临池学,新诗满竹题。
若令车马到,何处有幽栖。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乡村园圃的荒凉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秋日的凄清氛围。"村圃穿荒翳",开篇即展现出园圃被杂草丛生、荒芜覆盖的画面;"秋容变惨悽",进一步强调了季节转换带来的凄凉感。
"柳疏蝉噪急",通过稀疏的柳树和急促的蝉鸣,暗示了秋风的萧瑟和生命的躁动;"雨重鹊飞低",则描绘了连绵秋雨中鸟儿低飞的情景,更添了几分沉重与压抑。
"小草临池学",诗人借小草临水自照,寓言了自己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新诗满竹题",则表达了诗人以诗书自娱,寄情于竹林的雅兴。
最后两句"若令车马到,何处有幽栖",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如果世俗纷扰到来,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隐逸之地呢?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陆游在乱世中的孤独心境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不入城门三岁馀,亦无车马过吾庐。
食常羹芋已忘肉,年迫盖棺犹爱书。
处处叩门寻醉叟,时时临水看游鱼。
半生名宦终何得,作个村翁计未疏。
放翁真个是村翁,钓渭耕莘事不同。
蹴蹋烟云两芒屩,凭陵风雪一篷笼。
屡经骇浪身终免,遍阅浮沤寿未穷。
幸有春衣堪换酒,道边醉卧示神通。
发已凋零齿已疏,饱谙成败更谁如。
贵人岂得常金屋,丞相那知起草庐。
久泛江湖知钓术,晚归垄亩授农书。
一尊径就村翁醉,未肯英雄许本初。
久客方知行路难,关山无际水漫漫。
风吹欲倒孤城远,雪落如筛野寺寒。
暮挈衣囊投土室,晨沽村酒挂驴鞍。
文章一字无人识,胸次徒劳万卷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