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寒鸦

呀呀掠尽碧天寒。墨影满青山。

太和门外常相见,乌衣队争点朝班。

应笑西风哀雁,衔芦辛苦榆关。槎枒枯树倦飞还。

一幅画图间。谁怜羁旅金闺客,乌啼夜、归思阑珊。

借问几时头白,早看改了朱颜。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寒空中,寒鸦振翅疾飞的画面。"呀呀掠尽碧天寒",以拟声词生动刻画了寒鸦在冷冽天空中翱翔的动态,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冷寂。"墨影满青山"则通过比喻,形容乌鸦的黑影映照在青翠的山峦上,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诗人进一步将视线转向太和门外,乌衣官员们忙碌地参与朝会,寒鸦与之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生的匆忙与自然的永恒。"哀雁衔芦辛苦榆关",借哀雁的形象表达了对边关征战者的同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槎枒枯树倦飞还",寒鸦归巢,如同倦怠的旅人渴望归家,而"一幅画图间"则将整个场景诗意化,如同一幅静谧的画卷。接下来,诗人抒发了自己作为远离家乡的游子,夜晚听到乌啼引发的思乡之情,"归思阑珊"四字,道出了无尽的乡愁。

最后两句"借问几时头白,早看改了朱颜",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感叹岁月无情,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漂泊,回到故乡,看到自己已不再是青春年少的模样。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尤侗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忆别用稼轩晚春韵

玉炉残,银烛暗,画楫维南浦。

黯淡东风,早洒泪痕雨。

恼他顺水船儿,几株杨柳,甚力把、征帆拴住。

空相觑。欲将心事叮咛,题多总难数。

独夜思量,记起枕边语。

算来万种春愁,妾担不起,分一半、与郎随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一丛花.游朱氏园亭

江村踏踏半平沙。木槿缚篱笆。

谁引刘郎来洞口,隔墙见、人面桃花。

数曲栏杆,几条书画,也算小山家。

主人白发话烟霞。虚阁倚风斜。

池边指点平安竹,谷雨近、芍药抽芽。

新出笋尖,旧藏桂子,撮合点新茶。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金人捧露盘.卢龙怀古

出神京,临绝塞,是卢龙。想榆关、血战英雄。

南山射虎,将军霹雳吼雕弓。

大旗落日,鸣笳起、万马秋风。

问当年,人安在,流水咽,古城空。看雨抛、金锁苔红。

健儿白发,闲驱黄雀野田中。

参军岸帻,戍楼上、独数飞鸿。

形式: 词牌: 金人捧露盘

最高楼.漫兴

抛官去,乞得小山居。偃仰此生馀。

何用食为十斛麦,未之学也五车书。

时还读,亦已种,则何如。待讨个、渔童名便了。

再配个、樵青名大好。赛赤脚,胜长须。

奴更养奴千树橘,婢还钓婢百头鱼。

挈山妻,同稚子,且相于。

形式: 词牌: 最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