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二)

点笔乍惊蟾滴渍,□□□□□浆寒。

形式: 押[寒]韵

鉴赏

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点笔乍惊蟾滴渍”开篇,巧妙地将书写工具与自然景象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点笔"暗示着书写或绘画的瞬间,而"乍惊蟾滴渍"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水珠散落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笔触不经意间留下了痕迹,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意外。

接着的“□□□□□浆寒”,虽然部分文字缺失,但从上下文推测,此处可能描述的是某种液体(如墨汁)在寒冷的环境中凝固或呈现出的特殊状态。这一句通过“寒”字,不仅强调了环境的冷冽,也暗示了这种液体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性,或许是在强调创作过程中的专注与投入,或是对某种情感或意境的深刻表达。

整体而言,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艺术创作中瞬间灵感的捕捉与表达,以及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融。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观察,也体现了对艺术创作独特体验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三)

金掌气寒知露重,玉壶声近觉天低。

形式: 押[齐]韵

句(其四)

雨别荆台梦,风回越水樵。

形式: 押[萧]韵

句(其五)

青女偷飞一夜霜。

形式: 押[阳]韵

句(其六)

武林天下奇,巽亭境中绝。

形式: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