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杂言见赠

一日日,作老翁。一年年,过春风。

公心不以贵隔我,我散唯将闲伴公。

我无才能忝高秩,合是人间闲散物。

公有功德在生民,何因得作自由身。

前日魏王潭上宴连夜,今日午桥池头游拂晨。

山客砚前吟待月,野人尊前醉送春。

不敢与公闲中争第一,亦应占得第二第三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语言自然,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句“我无才能忝高秩”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不足、地位不高的自谦之情,而“合是人间闲散物”则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淡然态度。

在“公有功德在生民,何因得作自由身”一句中,诗人赞美朋友对民众的贡献,并对其能够保持独立自主的人格特质表示羡慕。接下来的两句“前日魏王潭上宴连夜,今日午桥池头游拂晨”通过对比昨天与今天的不同活动,展示了朋友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不受束缚。

而“山客砚前吟待月,野人尊前醉送春”则是诗人自身的情感写照,表达了一种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最后,“不敢与公闲中争第一,亦应占得第二第三人”一句以自谦的口吻,强调了诗人对朋友才华和地位的认可,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文学创作或其他方面都有所追求、不甘落后的积极态度。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诗人的亲切交流与深情赞美,展现了一种纯粹的情谊交融,以及对自由和高洁人格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文学韵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

池馆清且幽,高怀亦如此。

有时帘动风,尽日桥照水。

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

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咏史

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

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

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为鸾皇天外飞。

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

形式: 七言律诗

咏兴五首(其五)小庭亦有月

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

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

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

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誇。

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

客告暮将归,主称日未斜。

请客稍深酌,愿见朱颜酡。

客知主意厚,分数随口加。

堂上烛未秉,座中冠已峨。

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

长跪谢贵客,蓬门劳见过。

客散有馀兴,醉卧独吟哦。

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形式: 古风

咏兴五首(其二)出府归吾庐

出府归吾庐,静然安且逸。

更无客干谒,时有僧问疾。

家僮十馀人,枥马三四匹。

慵发经旬卧,兴来连日出。

出游爱何处,嵩碧伊瑟瑟。

况有清和天,正当疏散日。

身闲自为贵,何必居荣秩。

心足即非贫,岂唯金满室。

吾观权势者,苦以身徇物。

炙手外炎炎,履冰中慄慄。

朝饥口忘味,夕惕心忧失。

但有富贵名,而无富贵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