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罗汉院途中口占

休论至后日相催,乘兴篮舆到岭隈。

风竹尽摇花玉玦,云山浑作烂银堆。

须知此日逢僧话,不减当年访戴回。

更喜彭君真我辈,溪流渡马肯相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无需谈论未来的相约,兴致勃勃地坐篮舆来到山脚边。
风吹竹叶摇曳,如花玉玦般美丽,云山如堆积的烂银般壮观。
要知道今日与僧人交谈,其乐趣不亚于当年拜访戴公时的心情。
更令人欣喜的是,彭君真是我们这类志同道合的人,他愿意骑马陪我过溪流。

注释

至后日:未来。
相催:相约。
乘兴:兴致勃勃。
篮舆:古代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
风竹:风吹竹林。
花玉玦:形容竹叶摇曳如美玉般的花片。
浑:全然。
烂银堆:比喻云山的银白色。
逢僧话:与僧人交谈。
当年:过去。
访戴回:拜访戴公(指晋代名士戴逵)归来。
彭君:指友人彭某。
真我辈:真正的朋友。
肯相陪:愿意陪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游罗汉院途中口占》。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

首句“休论至后日相催”表现出一种急迫的心情,似乎时间在不断流逝,诗人要赶紧去做某件事情。紧接着,“乘兴篮舆到岭隈”,则描绘了诗人乘坐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前往山岭的景象。

“风竹尽摇花玉玦”一句,通过对风中摇曳的竹子和像是用玉石制成的花环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这里的“花玉玦”,可能是指山间清新的野花,或许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比喻。

“云山浑作烂银堆”则是对远处云山景色的描写,云雾缭绕的山峦在阳光照射下,如同熔炼的银子一般,显得庄严而壮丽。这样的描摹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须知此日逢僧话”转换了语境,诗人在此强调今天遇见僧人的重要性,可能是在表达一种佛学或哲学的思考。紧接着,“不减当年访戴回”,则是对过去某次访问戴回(古代人物)的回忆,这里的“不减”意味着今天的感受与当年相比毫不逊色。

最后两句“更喜彭君真我辈,溪流渡马肯相陪”,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彭君的喜悦和对同辈之人的认同。这里的“溪流渡马”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画面,而“肯相陪”则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情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和对人际关系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平静,以及他对于生活、友情和精神追求的热爱。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养源惠茶兼陪士特清啜

仰止先生道不穷,爱茶直似玉川翁。

灵芽动是连城价,妙手才争一水功。

贱子诗书元未饱,愁肠藜苋岂宜蒙。

高斋罢酒陪清啜,归御泠然两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谢翁养源惠醋

已著莲花酿,仍兼竹叶醅。

橙和致上味,蚋聚见良材。

政想攒眉漉,须烦掩鼻开。

先生元自立,不是乞邻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赋郭令南轩梅

世乱何堪岁月摧,高斋始见数枝梅。

想他疏影横溪过,撩我清香入坐来。

老眼相看浑几许,幽人独折未多开。

情钟正属吾曹事,湔祓风霜破百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道中口占呈翁养源

山行密雨来纷纷,过午人家犹掩门。

水寒鸥鸟亦亡赖,烟湿梅花如欲言。

顿忘客子怀抱恶,可喜丈人颜色温。

而今何计百年事,乞与清诗当绿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