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萱堂为梁伯用题

高堂慈母雪盈头,膝下佳儿子职修。

寸草自怜难报德,丛萱偏尔解忘忧。

延年丹熟红云起,介寿杯深绿蚁浮。

遥想花边行乐处,板舆丝竹日优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深情的家庭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母亲的敬爱与感恩之情。首句“高堂慈母雪盈头”,以“雪盈头”形象地描绘了母亲的苍老,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接着,“膝下佳儿子职修”一句,点明了子女对母亲的孝顺与尽责,营造出家庭和谐的氛围。

“寸草自怜难报德,丛萱偏尔解忘忧”两句,运用了“寸草心”和“萱草”的典故,表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慨以及对母亲无尽的感激之情。“寸草”象征着子辈的微薄之力,难以报答母亲的大恩;而“萱草”则寓意着能消除忧愁,此处反其意而用之,强调萱草(通常指萱草花)在诗人心中所承载的特殊情感——即它能帮助自己忘却对母亲无法回报的忧愁。

“延年丹熟红云起,介寿杯深绿蚁浮”两句,运用了道教长生不老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同时,“延年丹”与“绿蚁”分别代表了长寿与欢庆,进一步渲染了节日或庆典的气氛。

最后,“遥想花边行乐处,板舆丝竹日优游”描绘了一幅母亲在花间享受天伦之乐的画面,板舆(古代供老人乘坐的交通工具)与丝竹(音乐)的使用,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艺术感,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无间与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和对家庭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纪善父母双寿

借问双亲寿几何,周天甲子已重过。

木公金母亲曾见,鹤算龟龄未足多。

春意满堂花欲笑,红光入面酒如何。

宾筵谁是知音者,和我长生不老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赵佥宪

十年簪笔侍鹓行,此日承恩出建章。

锦诰回鸾新雨露,铁冠峨豸旧风霜。

七闽有幸来常衮,四海惟应数范滂。

去去莫辞行迈远,九重威德待宣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刘庆良还重庆

八月秋风吹客槎,遥从锦水到京华。

闲游上界神仙府,回访瀛州宰相家。

金缕歌残人已醉,重阳节近菊初花。

明朝又向都门别,相望相思天一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继志堂为梁仲高题

作室曾闻厥父基,肯堂肯构有佳儿。

百年家事贻谋远,面回江山入画奇。

兰玉荣春香满满,荆花宠日昼迟迟。

门闾更效于公筑,驷马高车可预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