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皇帝挽辞五首(其二)

旧学多闻富,咨周听德聪。

乾元纯用九,丰日正宜中。

治迹传英烈,神明溯阆风。

平居修五事,洪范在潜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挽辞以“英宗皇帝挽辞五首(其二)”为题,出自宋代文人张方平之手。诗中对英宗皇帝的德行与功绩进行了高度赞扬,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治国才能。

首句“旧学多闻富”,开篇即点出英宗皇帝博学多才,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接下来,“咨周听德聪”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具备高超的智慧与判断力。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英宗皇帝在学问与德行上的双重成就。

“乾元纯用九,丰日正宜中”两句,运用了乾卦九爻的典故,象征英宗皇帝在治理国家时,秉持着乾卦的刚健与包容,既坚定又灵活地处理政务,恰如其分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这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他对天道的深刻理解与顺应。

“治迹传英烈,神明溯阆风”则赞美英宗皇帝在治国理政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些事迹将被后世铭记,如同英烈一般永垂不朽。同时,通过追溯阆风(阆风,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暗示英宗皇帝的德行与智慧超越了世俗,达到了一种接近于神明的高度。

最后,“平居修五事,洪范在潜宫”两句,强调了英宗皇帝在日常生活中,始终遵循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并将《洪范》这一古代治国经典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潜宫”这一隐喻中,英宗皇帝的形象更加显得深沉而内敛,体现了他不仅在公开场合展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更在私底下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对英宗皇帝德行、智慧、治国理念及个人修养的全面赞誉,展现了其作为一位理想君主的光辉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英宗皇帝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英宗皇帝挽辞五首(其三)

八月初凉后,千年此去长。

朝廷留事典,户牖想容光。

濯景游霄极,乘云返帝乡。

春秋大居正,天统付元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英宗皇帝挽辞五首(其四)

遣奠宣哀册,严行按字图。

桥山仙去远,渭水月游初。

俭制遵遗训,方中列旧书。

龙輴三十里,笳鼓节声徐。

形式: 五言律诗

英宗皇帝挽辞五首(其五)

瀍东五陵陌,嵩下万安原。

风水通佳气,灵祇护至尊。

国容回吉仗,像物辟神门。

清庙标英德,流光万古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其一)

羲轩前载远,虞夏信书传。

比德皆尊大,惟皇克继先。

五陵同厚地,两曜出高天。

制作流方策,忧勤十九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