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夏孙桐先生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用山谷韵柬秦右衡同年》。夏孙桐先生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秦右衡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
首句“相看剩有舌在口”,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岁月流逝,彼此间的话语交流依然如故。接着,“吾侪之器诚筲斗”一句,以“筲斗”比喻自己和朋友的才能有限,但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真诚交往。
“几见死灰能复然,掉鞅摩垒空往还”两句,通过“死灰复燃”的典故,表达了对朋友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重重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终将有所收获。
“九衢鹿走待捷足,岂容跛鳖随其间”运用对比手法,以“鹿走”喻指那些快速前进的人,而“跛鳖”则象征行动缓慢者,强调了在社会竞争中,速度与效率的重要性。
“岩岩具瞻百寮上,方以钧衡矜黜赏”两句,借用了古代官场的比喻,赞扬了朋友在众多官员中脱颖而出,公正地行使权力,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我自内愧鲁两生,君亦徒持书百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不足的谦虚态度,同时也对朋友广博的知识表示敬佩。
“士多如鲫附如蚁,吾侪骨相非时荣”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才济济,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荣誉与机会,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甘厕郎官称漫士,耻作侍中持虎子”两句,表明了诗人宁愿作为普通官员,也不愿为了权势而牺牲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儒生位置自有定,不谕朱蒙注滂喜”强调了儒家学者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认为他们的价值在于教育与道德引领,而非追求世俗的功利。
“爱君覃思能草元,朱弦清越时一弹”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欣赏,以及对其作品的期待。
“庸庸下走苦不揣,亦希梯级随跻攀”流露出诗人虽平庸,但仍渴望与朋友一同进步的愿望。
最后,“得失鸡虫奚足数,望君书成贮名山”表达了对朋友作品的期许,希望其能够流传后世,成为历史的宝贵财富。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