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

烧槽断后来迟,醉舞丽情空采。

旧谱新声,同是梦中虚籁。

诔词凄绝家山破,何止雕栏春改。

趁星期、惯见蕙炉烟影,绛河斜带。

黯银屏、未冷西风吹处,怨入蓉裳荷盖。

半玦潸痕,却倚翠眉先贷。

凭肩已自伤心煞,那复而今能待。

问黄姑、看取穿针楼下,袖罗谁在。

形式: 词牌: 陌上花

鉴赏

这首《陌上花》是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开篇“烧槽断后来迟”,以“烧槽”这一细节,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回忆的断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醉舞丽情空采”,则通过女子的醉舞,展现其内心的空虚与失落,情感表达得极为细腻。接下来,“旧谱新声,同是梦中虚籁”,将过去与现在对比,强调了记忆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诔词凄绝家山破,何止雕栏春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诔词”的凄凉和“家山破”的景象,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切哀悼,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变迁。紧接着,“趁星期、惯见蕙炉烟影,绛河斜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蕙炉烟影与绛河斜带,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刻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孤独处境的写照。

“黯银屏、未冷西风吹处,怨入蓉裳荷盖”,通过“黯银屏”、“西风”、“蓉裳荷盖”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哀怨的氛围,女子的情感如同秋风中的落叶,随风飘散,难以捕捉。最后,“半玦潸痕,却倚翠眉先贷”,以“半玦”象征残缺的美好,女子的眼泪与哀愁,与她轻蹙的翠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哀痛。

“凭肩已自伤心煞,那复而今能待”,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的依恋与对未来的迷茫,她已经无法再回到过去,也无法等待未来,情感的挣扎与矛盾跃然纸上。“问黄姑、看取穿针楼下,袖罗谁在”,以民间传说中的仙女黄姑为引子,寄托了女子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月下笛.晨起钱塘门乘小舟沿绿至苏公祠

野艇摇烟,生衣蘸渌,镜波圆折。湖菱翠贴。

最苦新凉犹怯。

话离愁、髯仙未知,雨花露蕊凄步屧。

渐娇云堕砌,芳魂冉冉,暗窥窗月。

柔乡恋否,枉荐菊泉荒,冷香栖蝶。

三生净业,试与长眠人说。

算年来、红尘倦游,好山画里缘再结。

黯消凝,又早芦湾,梦落秋半雪。

形式: 词牌: 月下笛

浣溪沙.七月十二日移沈淑人遗榇,于苏公祠却归宝祐桥,回望孤山,黯然久之

路近西陵易怆神。一袈裟地许平分。

玉棺好伴魏城君。

风月有缘成错莫,湖山如梦断知闻。

烛灰香冷自温存。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桂殿秋

生死路,去来身。一杯还酹画中春。

人间大有忘情处,长日恹恹我共君。

形式: 词牌: 桂殿秋

柳梢青

梦了华胥,屏闲翡翠,佩杳珊瑚。

野径双湾,秋祠十笏,门掩菰蒲。

汴河衰柳啼乌,叹旧业、梁园半芜。

瘗玉梅根,眠香桂蕊,好个西湖。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