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邦计伤虚耗,边民苦乱离。
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
灾异天垂戒,脩为国可医。
传闻上元夜,绝似太平时。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戴复古对国家财政状况和边疆民生的忧虑。首句"邦计伤虚耗"表达了对国家经济资源过度消耗的担忧,"边民苦乱离"则揭示了战乱给边境百姓带来的苦难。接下来,"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批评了官员们对于国事的沉默不语,而学者们却在积极讨论国家的存亡问题。
诗人认为,面对自然灾害和政治危机,国家需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式来寻求疗愈,"灾异天垂戒,脩为国可医"表达了这个观点。最后,诗人以"传闻上元夜,绝似太平时"收尾,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希望在节日之夜,人们能暂时忘却忧患,享受到片刻的太平气氛。
整首诗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治世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不详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才到朝廷被论归,孤忠幸有九重知。
神医能识未苏病,国手难翻已败棋。
四海争传治安策,诸公如在太平时。
老夫怀抱缘何事,未到秋来早自悲。
笔端有神助,句法自天成。
风撼潇湘覆,江空雪月明。
苦吟非草草,妙趣若平平。
李杜诗坛上,为君题姓名。
国以人为重,人惟德可招。
九重方厉政,诸老尽归朝。
盛事追三代,清风动百僚。
切闻天上语,欢喜到渔樵。
喜见新除目,焚香洗眼看。
老儒居翰苑,正士作台官。
有道为时用,非才处位难。
寄声崔与李,催促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