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恭父赠梁杲墨

君不见蜀人文字天下工,前有相如后扬雄。

君不见蜀人乌丸天下妙,前有蒲韶后梁杲。

初得梁墨黐摹糊,老夫道渠不及蒲。

蓬山藏室王校书,笑我未识真玄菟。

两圭水苍笏,双团点漆璧。

一并赠老夫,此意已金石。

洮州绿玉试松花,星潭黑云走风沙。

龙蛇起陆鹰入骨,却愁雷电夺神物。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没看见蜀地人的文字技艺冠绝天下,从前有司马相如,后有扬雄。
你没看见蜀地的乌丸书法举世无双,从前有蒲韶,后有梁杲。
刚开始得到梁州的墨宝,我自认不如蒲韶的技艺。
蓬山藏书阁的王校书嘲笑我不识得真正的玄菟墨宝。
两块碧绿的圭形玉,如同双团漆黑的璧玉。
他一起赠送给我,这份心意坚如金石。
洮州的绿玉上尝试松花墨,星潭的黑云中风沙翻滚。
龙蛇般的笔势跃然纸上,鹰眼般锐利,却担心雷电会夺走这珍贵的墨宝。

注释

蜀人:蜀地的人。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
扬雄: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
乌丸:古代民族名,此处指书法。
蒲韶:唐代书法家。
梁杲:宋代书法家。
梁墨:梁州的墨宝。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此处指藏书阁。
玄菟:古代地名,此处代指珍贵墨宝。
圭水:形容玉质优良。
松花:松树花粉,用于制作墨。
雷电:象征自然的力量,也可能暗指战争或灾难。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谢王恭父赠梁杲墨》。诗中表达了对蜀地文人文字和书法艺术极高的赞赏,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自己对于书法学习的态度和追求。

诗的开篇“君不见蜀人文字天下工,前有相如后扬雄。”通过历史上的著名文学家相如、扬雄,强调了四川地区在中国文化史上对文字艺术的卓越贡献。紧接着,“君不见蜀人乌丸天下妙,前有蒲韶后梁杲。”则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其中提到的“蒲韶”和“梁杲”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初得梁墨黐摹糊,老夫道渠不及蒲。”表达了作者对获得梁杲墨迹的喜悦以及对比自己与前人的自谦之情。随后,“蓬山藏室王校书,笑我未识真玄菟。”则是说到另一位书法家王校在蓬山中研习书法,而作者自己尚未达到更高深的艺术境界。

“两圭水苍笏,双团点漆璧。”描绘了墨迹的美丽和精致,而“一并赠老夫,此意已金石。”则是感谢赠予墨迹的心意,认为这份心意坚定如金石。

最后,“洮州绿玉试松花,星潭黑云走风沙。”描述了一种书法创作时的自然景象和气势,而“龙蛇起陆鹰入骨,卻愁雷电夺神物。”则是形容书法笔力雄劲,有如龙蛇般生动,令人感到惊叹。

整首诗通过对蜀地文化艺术的赞美,以及作者个人对于书法学习和追求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个人的艺术修养。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谢张功父送牡丹

病眼看书痛不胜,洛花千朵唤双明。

浅红酽紫各新样,雪白鹅黄非旧名。

抬举精神微雨过,留连消息嫩寒生。

蜡封水养松窗底,未似雕栏倚半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谢苏州史君张子仪尚书赠衣服送酒钱

香山老益窭,欲卖宅与田。

荆南赠春服,侍中送酒钱。

何如韦苏州,一日兼两贤。

酒钱随春服,并至南溪边。

寄物已不轻,意更在物先。

仆也拙生理,巧亦营不前。

病废非为高,抛官馀十年。

纸田蜗牛庐,纵卖谁作缘。

故人岂云少,衮衮青云端。

王弘不可作,范叔空自寒。

忽揽苏州书,冷窗回春暄。

急褫九月絺,径追八酒仙。

竹烟为我喜,波月为我妍。

篱菊冻不花,一笑亦粲然。

醉中化为蝶,飞堕虎丘山。

齐云已在眼,忽然远于天。

形式: 古风

谢邵德称示淳熙圣孝诗

古人浪语笔如椽,何人解把笔题天。

昆崙为笔点海水,青天借作一张纸。

作商猗那周皇矣,廷尉簿正邵夫子。

淳熙圣孝贯三光,题大如天谁敢当。

夫子一洒金玉章,银河吹笙间琳琅。

吉甫奚斯鸿雁行,彼何人哉唐漫郎。

夜来玉虫杂金粟,老夫春寒眠不足。

起来拾得圣孝诗,灯花阿那圣得知。

形式: 古风

谢陈希颜惠兔羓

东郭阿㕙驼褐裳,清腹不著烟火香。

姮娥唤入广寒殿,诏许捣药不许尝。

金丹炼成紫皇喜,玉臼自携银汉洗。

偷将缺吻吸琼浆,蜕尽骨毛作仙子。

鬓丝吹落桂枝风,人间封作管城公。

先生何许得尸解,貌如枯蟾带玄疥。

麒麟擘脯未必如,耶律晒羓差不大。

先生锦心冰雪肠,银钩珠唾千万章。

管城奔命困书囿,阿㕙漆身嬉醉乡。

老夫去年左车脱,匙抄烂饭犹戛戛。

太息再拜谢阿㕙,尚堪挂壁萦蛛尘,一饭瞻仰齿生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