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贵族庄园的追忆与感慨。首联“先朝贵主故侯家,野圃东陵学种瓜”开篇即点出此地曾是显赫贵族的领地,如今荒废的园圃中,东陵之旁,有人学着种植瓜果,既显出历史的变迁,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颔联“金埒昼閒天厩马,玉堂晴锁上林花”进一步渲染了庄园昔日的繁华景象。白天空闲的黄金跑道上,天厩中的骏马似乎还在自由驰骋;晴朗的日子里,玉堂内锁着的上林花,仿佛仍在绽放。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庄园由盛转衰的过程,金埒与昼闲,玉堂与晴锁,都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颈联“凤鸾响断无璚管,蛱蝶图残有绛纱”则将笔触转向了更为细腻的情感层面。凤鸾的响声已断,珍贵的乐器无处寻觅,只有残破的蛱蝶图上还残留着绛纱的痕迹。这一联以乐器和蝴蝶图的残缺,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荣华的怀念与惋惜之情。
尾联“青鬓少儿头白尽,自翻新谱按琵琶”收束全诗,以人物形象收结,寓意深刻。青丝变白发,少年变为老者,时间无情地流逝,而诗人却在自弹琵琶,翻阅新的乐谱,试图在音乐中寻找慰藉。这一联不仅描绘了个人的老去,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在变化中寻求自我安慰的无奈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园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