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城东人家艺菊得异种,花径尺有咫,重跗叠鄂,赪若明霞,余瓣四垂,蹁跹尽态,名曰羽衣舞。龙伯欲以此调写之,未数日遽即世。霜腴既槁,露迹同晞,乃为补题,并寄哀愫

神山正怨极。幻落秋篱簪未得。红艳亭亭似昔。

又倦亸舞鬟,娇留仙褶。轻鸿浅立。

证断钗寒圃重谪。惊秾丽,拂珊倚玉,奈此好颜色。

萧瑟。暮年词笔。试想像、琼葩径尺。西风催送过翼。

笛碎愁心,酒酹吟魄。耐霜霜更急。

展锦字残红泪湿。琼楼夜,霓裳重按,念我酒垆侧。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秋天篱笆旁种植奇异菊花的女子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生命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红艳亭亭似昔”、“又倦亸舞鬟,娇留仙褶”,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的姿态与气质。同时,“轻鸿浅立”、“惊秾丽,拂珊倚玉”等句子,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暮年词笔”、“试想像、琼葩径尺”等句子,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特别是“西风催送过翼。笛碎愁心,酒酹吟魄”一句,以西风、笛声、酒和吟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消逝时的哀愁与不舍。

最后,“耐霜霜更急。展锦字残红泪湿。琼楼夜,霓裳重按,念我酒垆侧”几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菊花的坚韧与美丽与人的精神世界相联系,表达了对生命顽强与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美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州歌头.岁暮感怀,用东山韵

残年倦旅,心迹一浮萍。忺酩酊。游溟涬。酒如渑。

鬓霜惊。每饭在乡井。梅破岭。松翳径。杨枝靘。

桃花圣。四时情。鹎鵊高吟,无梦不思颍。竹屋茅亭。

对明湖十里,宛转棹歌声。旧侣将迎。话生平。

忆贞元盛。诗酒兴。莺花影。曲江晴。瑶佩赠。琼楼迥。

百无成。尽飘零。众醉敢孤醒。调龙性。结鸥盟。

笳鼓竞。风尘暝。误归耕。户外沧桑,吾自爱吾鼎。

浅雪深更。拨寒炉灰看,心字转分明。百感纵横。

形式:

斗百花.闰花朝

漫道春浓如酒。重与百花为寿。

满庭剪彩裁缯,儿女朝来还又。

偶起窥园,嫣红渐染墙桃,嫩绿渐沾门柳。

未到春深候。能几何时,又是绿肥红瘦。

留得闰年,好与余春相守。

属付东君,从头另数番风,直到群芳齐后。

形式:

燕归梁.六桥举词社,庭有古杏,老干著花几满,百年外物也

桃李寻常故不同。占岁岁东风。江南归梦雨声中。

浑未省,为春慵。宋家诗意徐家画,纡吟管,惜芳丛。

差池新燕度楼东。画正应,夕霞红。

形式:

燕归梁.闰枝咏史馆海棠,因追忆怀右边衡和作

皂帽看花已十年。又点破晴烟。疏疏红萼瘦逾妍。

韦郎去,更谁怜。当窗且试低枝折,归路压,帽檐偏。

无多残艳照华颠。惆怅立,晚风前。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