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疏,吟侣减,闲里岁华度。
薄暮江城,离思乱箫鼓。
问伊暗卜归期,画楼灯火,已迎得、紫姑来否。
浪游处。多少香雾珠尘,徘徊甚情绪。
寻梦梅花,黄昏又微雨。
也知渐近伤春,春犹无几,幸七日、闷怀过去。
不详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看江上,惊涛练卷,万里寒色。
兴废都成往劫,登临况是倦客。
恨水远山遥乡树隔。
带落照、点点帆樯,共乱鸦、飞去渐如墨。
天在浪花中白。望极。闷怀未许消释。
算今古、儿女英雄恨,并作潮和汐。
但雾沈香梦,烟埋陈迹。
问谁不朽,歌舞场,几辈才人游历。
高处有、浮云千叠。蛟龙气、抚剑叹息。
倚残醉、苍茫自岸帻。
倩热泪、飘洒谁边,付玉笛、西风吹向寥空滴。
雪霁灯前,寒销笛里,匆匆忽换时序。
蕙心易长愁根,柳枝更添恨绪。
凭高极目,问不出、春来何处。
看大江、暖翠浮空,渐活万山烟树。
前岁约、探芳俊侣。今岁作、浪游倦旅。
艳辰偏在天涯,旧盟又辜绣户。
芳华如水,怕闷损、玉台情素。
便画船、归趁东风,已是绿阴飞絮。
鸥去亭荒,雁来江冷,画笔犹留千古。
写竹光阴,散花身世,愁根忏除能否。
待稽首慈云里。东风谩飞絮。忍回数。
换沧桑、梦尘残劫,何况是、春水影中儿女。
一曲念家山,悔当时、生向东土。
玉镜非台,问莲花、庄在何处。
愿心经持诵,修到雪衣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