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绚彩,河汉萦之。列星垂天,日月明之。
先民授能,维圣成之。英英后先,畴其胜之。
有晋大令,父而兄之。一门擅奇,世共称之。
小楷之传,抑更精之。芝灵葩奇,杳莫名之。
赐书官奴,既准绳之。洛神出蓝,而复青之。
阅几何年,劫火经之。鬼神护持,莫凭凌之。
煌煌炎图,帝中兴之。严除清厢,又南荣之。
翰权墨衡,千古程之。神览睿藻,二难并之。
一真既藏,大训形之。流秘下方,万目惊之。
或轶或传,式经营之。十阅岁华,迄克膺之。
竭橐以酬,尚或矜之。恍然旧观,缄且縢之。
有炜庙瑟,天球鸣之。鄙俚混淆,敢曰声之。
金籥玉笺,谨毖扃之。咨尔子孙,思供承之。
圣孝动天,瑞则应之。帝开绍熙,天实命之。
三宫燕娱,爱且敬之。禁籞翠华,时联幸之。
万葩其春,綵服映之。玉色怡愉,霞卮醟之。
岂乐行都,民物盛之。乾坤同欢,康衢咏之。
于牣灵沼,鱼鸟泳之。天光下临,邦家庆之。
煌煌牡丹,奇产并之。帝王称觞,亲捧迎之。
巍巍太皇,万寿称之。一德隆兴,圣益圣之。
维太平臣,尝比兴之。国英竦名,夏则姓之。
秾纤艳殊,美则评之。仁皇之祥,今亦订之。
尧父舜子,本天性之。龙楼鸡鸣,久温凊之。
晦明节宣,臣或诤之。瑜瑕未昭,事则镜之。
宸毫所传,神具听之。后三十年,臣则胜之。
金匮名山,尚克證之。
嘉定乙亥,珂丞军器,居于宝莲。
邻有善士,曰范择能,实祖太史。
百年相承,文献攸萃。暇日启钥,抉奇出秘。
有三轴者,实公程艺。捧玩再拜,始识公字。
丁丑禾兴,刻置官寺。枣肥失态,莫尽体势。
粤来维扬,岁在癸未。客出公帖,相示叹喟。
如昔所见,毫发毕似。于翰墨间,更著风谊。
客谓此书,伐木无愧。亟以归我,备名臣体。
琼函锦缲,明窗棐几。时一展玩,若锵剑佩。
是岁七月,日维乙巳,淮海堂下,清阴蔽芾。
我时受藏,午暑犹炽。月纪岁合,时又其位。
于日之吉,与初览对。载见载识,若合符契。
岂非天耶,尚勿失坠。
道统之传,洙泗濂伊。公于淳熙,万古一时。
言名之舆,世泯其辙。皎皎纲常,首载先烈。
粤古大臣,以国为身。浚源培根,兹为爱君。
总干徂征,拜疏辄发。外宁内忧,间不容发。
复雠大义,不振不随。易安于危,本则先之。
先王之忠,与莱公对。谗夫孔多,百钦若辈。
彼姑息者,大义一毛。谓我徒劳,群吠以嘈。
事是迹讹。
我佛住世,大开方便。有大士者,现自在身。
以千手眼,一一接引。指示群迷,照破诸妄。
如是我闻,佛说了义。诸铃杵铎,宝塔经卷。
轮拂璎珞,种种所执。凡所执者,俱非有相。
智慧清净,肉眼慧眼,佛法天眼,种种所见。
凡所见者,俱非有著。
以无相故,释诸缠缚,一切众生,得大解脱。
以无著故,具足圆明,一切众生,得大知见。
佛尚无相,何况于赞。佛身常住,即心是佛。
稻麻竹苇,无限剂数。彼顶戴者,皆真实相。
百千万亿,何况于身。涪皤说法,如标月指。
标本在手,何者为月。宝晋写赞,如转轮王。
运转随人,终不成道。我不见憕,我不执笔。
非见非□,手眼皆具。稽首大士,大慈悲故。
去我妄想,即见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