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一锡任西东,孤怀孰与同。

吟髭潜变白,人事旋成空。

秋阁闲看月,寒窗卧听鸿。

时将寂寥意,深夜寄丝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他的一生任凭东西漂泊,孤独的心事谁能共享。
吟诵诗文时,胡须不知不觉变白,人世间的事转眼成空。
在秋天的阁楼上悠闲赏月,寒冷的窗户边独卧聆听雁鸣。
时常带着寂寞的心情,深夜里寄托在琴瑟之音中。

注释

锡:这里可能指代人生的旅途或漂泊不定的生活。
孤怀:孤独的心境,指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情怀。
吟髭:吟咏时的胡须,形容诗人专注吟诵的样子。
人事:人事变迁,指世间万物的变化和人生经历。
寒窗:寒冷的窗户,形容清冷的环境。
丝桐:丝桐指的是古乐器,如瑟或琴,常用来寄托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书怀》,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心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一锡任西东"描绘了诗人行脚僧的形象,仅凭一根锡杖游走四方,无所牵挂。"孤怀孰与同"则流露出诗人心中的孤寂,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情怀。

"吟髭潜变白"写出了岁月无情,诗人的胡须悄然斑白,暗示了时光匆匆以及人生的短暂。"人事旋成空"进一步强调世事无常,人事如梦,转眼即逝。

"秋阁闲看月"描绘出诗人于静谧的秋夜,独自欣赏皓月,更显其孤独。"寒窗卧听鸿"则通过听窗外大雁的叫声,寓言自己如同孤雁,漂泊无依。

最后两句"时将寂寥意,深夜寄丝桐",诗人将自己的寂寥心情寄托在深夜的琴声中,通过音乐传达给他人,寻求一丝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展现了诗人在红尘中的孤寂与超然。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书林处士壁

高迹远城市,湖山景色奇。

水声喧睡榻,岚气逼书帷。

鸟语垂轩竹,鱼惊浸月池。

蒲轮来有日,终负白云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书通上人城居

禅房萧洒闭重关,祖意明来万事闲。

高卧有时消白日,静吟无念忆青山。

扫花晚砌留苍藓,剃发秋池照病颜。

堪笑林泉深隐者,不知幽趣在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其二)刮字刀

质本精刚化,锋铓岂易群。

未曾伤正典,长为铲讹文。

类与铅刀异,名将彩笔分。

删书及定礼,曾忝立奇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其三)试金石

真伪立可辨,贞姿号试金。

虽无褒贬口,似有是非心。

采取山溪远,缄藏箧笥深。

矿人如未诀,终日自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