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陈参议溪山四雅图

陈公退食一事无,开閤示我溪山图。

晴林当昼发烟雾,顷刻松阴生座隅。

恍闻鸣琴动疏竹,一亭宛在清溪曲。

树下风声出舸船,石间水影摇棋局。

隔溪高堂郁森爽,丈人避世嗟长往。

嗜书无论终日读,读画时更临风赏。

可怜九老幽致同,欲往从之不可通。

我贫何时见此屋,怅望林壑生清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奉题陈参议溪山四雅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陈公退居生活中的闲适与雅趣。

首句“陈公退食一事无”,点明了陈公的闲适生活状态,他远离尘嚣,无事可做,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接着,“开閤示我溪山图”一句,引出了画面的核心——一幅展现溪山美景的图画。晴朗的树林在白天散发出朦胧的雾气,片刻之间,松树的阴影便悄然笼罩在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仿佛听到了远处竹林中传来的悠扬琴声,以及亭台楼阁在清溪边的倒影,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进一步,诗人通过“树下风声出舸船,石间水影摇棋局”的描述,将视觉与听觉巧妙结合,展现了山水间的动态美。溪流对岸的高堂,郁郁葱葱,仿佛是隐士的居所,令人感叹其远离尘世的宁静与高洁。陈公嗜书如命,无论是终日读书还是临风赏画,都体现了他对知识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能亲临此景的愿望,但遗憾的是,这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只能通过清风来寄托这份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陈公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山水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牧牛去题袁庆远经历所藏画

牧牛去,千山复万山。

上山日出愁起晚,下山日入苦行难。

手中鸲鹆牛伴侣,养来多日能人语。

纵牛不牵绳自垂,听他行食母苦之。

欲归尚忧牛不饱,更近前溪多水草。

但愿年年牛尽肥,主翁足食身足衣。

农家养牛国所赖,恶少城中杀牛卖。

形式: 古风

用王著作见寄韵奉题其所寓听竹轩

王家好种青琅玕,四壁秋声生夏寒。

朝回每独风前立,客至时同烟际看。

北窗数竿最幽胜,满耳萧萧客尘净。

截管休将学凤鸣,世间古曲无人听。

形式: 古风

徐州

断山数里见浮屠,水树微茫映日疏。

舟楫遍经危石过,人烟稍近白云居。

朱陈县远思遗俗,楚汉台荒想故墟。

万古风帆自来往,新诗吟罢独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湘中李从事赴郴幕

长沙上游山水窟,郴阳自古说名邦。

天围翠岳连三楚,地合清湘赴九江。

归去收书经石室,坐来拄版对云窗。

西风惨淡都门别,莫爱青楼倒玉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