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一)鹅湖归病起作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有意游春,但感觉困乏便不再前行,不如随便走走找个地方喝上几杯。游山刚到绝佳处,但再走感到疲倦,诗还没有写成,可好雨忽来似乎催促快点写完。
拄着手杖,穿着草鞋,看到路旁野花盛开,红的红,粉的粉,很是好看。谁家出门的女儿在寒食节这一天回家探亲,欢声笑语从桑林的小路上走来。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鹅湖:鹅湖原名荷湖,因山中有湖,多生荷。
晋人龚氏居山,养鹅湖中,于是更名鹅湖。
懒,指了无情趣。
信:放任。
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或说清明前两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其一》。诗人以轻松随性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活情景。首句“著意寻春懒便回”表达了诗人刻意寻找春色却因慵懒而未深游的心情。接着,“何如信步两三杯”建议不如随意漫步,边走边品酒,享受当下。

“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写出了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诗人感到疲惫,同时灵感尚未完全涌现,却被突如其来的雨水打断。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创作的专注。

下片“携竹杖,更芒鞋”描述了诗人的装扮,朴素而闲适,与自然融为一体。“朱朱粉粉野蒿开”描绘了春天里野花盛开的景象,色彩鲜明,富有生机。

最后两句“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通过描绘归宁女子在寒食节时轻盈地走过桑田,笑声盈盈的画面,为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和温馨的情感,展现了春天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了春天的闲适与诗意,流露出词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平凡幸福的向往。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

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归未转愁多。

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

些底事,误人哪,不成真个不思家。

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二)席上再用韵

水底明霞十顷光。天教铺锦衬鸳鸯。

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方竹簟,小胡床。晚风消得许多凉。

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更断肠。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三)送元省干

敧枕婆娑两鬓霜。起听檐溜碎喧江。

那边玉箸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

诗酒社,水云乡。可堪醉墨几淋浪。

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四)睡起即事

水荇参差动绿波。一池蛇影噤群蛙。

因风野鹤饥犹舞,积雨山栀病不花。

名利处,战争多。门前蛮触日干戈。

不知更有槐安国,梦觉南柯日未斜。

形式: 词牌: 鹧鸪天